![]() |
![]() |
![]() |
身世不同寻常 数次改名换姓
这两株中药本草,江湖郎中常伴身
在江南街道园周村山后卢自然村,药师卢圣光家门前的花坛里暗藏“玄机”。记者走近花坛,就闻到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原来,他将花坛巧妙地改造成“迷你药园”,仅仅几个平方米,种了不下二十味草药。
紫的、绿的,匍匐的、藤蔓的,小小的药园里能看到不少中草药的身影。本期丽州本草就取材于此,通过卢圣光的讲述,记者认识了不少有“身世故事”的中药本草。
皂角刺
元胡
□融媒记者 程明星 吕鹏
皂角刺:江湖郎中葫芦里卖的药
在卢圣光眼里,药园里的每一株草药,他都再熟悉不过。随意扯上一株,就能滔滔不绝地介绍。一时间,记者不知从何问起,直至看到一株笔直生长的藤条,在花坛中傲视。
“触碰它要小心点,这叫皂角刺,枝干上长满尖刺。”卢圣光赶忙提醒正要伸手触碰的记者。皂角刺,顾名思义,药材部分主要为主刺及分枝的棘刺,表面呈紫棕色或棕褐色,性温、味辛。卢圣光说,关于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尖刺美人”,还有一个民间典故。
古时候,民间有很多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而一名合格的江湖郎中标配就是腰间必定斜挂着一个葫芦。在当时,有人晕倒在地,江湖郎中就会从葫芦里取出药丸或者粉末,让病患闻一闻,气味刺激嗅觉神经,随后一个喷嚏,病患便会苏醒。这也是歇后语“你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的由来。葫芦里的药,正是皂角刺果皮磨成的药粉。
另外,皂角刺还有一个妙用。每当在野外受伤,导致伤口囊肿不溃时,古人也会就地取材,折下皂角刺的刺戳破囊肿。因为,皂角刺本身的药用价值就是主治消肿排脓,适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
皂角刺常生于山坡林中或谷地山路旁,在我市虽有生长,却不多见。眼前这株近2米高的皂角刺,是卢圣光早期从淘宝上购买的种子,精心培育长成的。
药用价值
皂角刺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主治痈疽肿毒、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本草图经》记载:“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老百姓习惯用刀砍下荆刺或切片晒干备用。它与金银花搭配,也能起到活血消肿的作用。
据了解,皂角刺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已被列为抗癌中草药之一。然而,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如果没有掌握好服用剂量,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对胃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避免皂角刺服用期间产生的副作用,可以考虑搭配大枣汤。
此外,皂角的果仁,是食用胶的天然有机原料,可以将其加入到粥、汤里面,富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元胡:姓名产地多次变更
与高大的皂角刺相比,一旁低矮的元胡就显得普普通通,小小的根茎上只有三四片绿叶。然而,它却是一味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还被列为“浙八味”之一,也是古代郎中常用的药。
卢圣光介绍,元胡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在不少地方,元胡又被称作延胡索、玄胡,这是因为它在历史上经历了数次“改名换姓”。
早在南北朝时期,元胡已开始入药,名为“玄胡”。唐代有了“玄胡索”之名。而到了元代,名医王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该药因此而得名“延胡索”。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称其为“元胡索”,现就简称为“元胡”。
元胡不止数次改名,其产地也几经变更。据《本草拾遗》记载:“延胡索生于奚,从安东道来。”《本草纲目》记载:“奚乃东北夷也。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可见元胡在唐宋时期是产自东北的,明代开始产地南下,“茅山延胡索”著称于世。如今,东阳、磐安等地栽培的元胡成为地道药材,为著名的“浙八味”药材之一。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元胡之所以在东阳、磐安盛行,或许和一段传说有关。相传,在东阳有座青山叫作西门岩。有一天,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时,不慎失足翻落下山,昏迷不醒。儿孙们闻讯赶到,只见他鼻青眼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当老人苏醒过来,自觉全身疼痛,动弹不得。他让后辈挖出身旁野草的球茎,嚼食,并煎水服。过了几天,疼痛即止,红肿亦消,行走也自如了。儿孙们见此药的功效如此神速,便问老人是什么药。答曰:“延胡索。”从此,延胡索就在这一带应用开来。
药用价值
元胡用药历史悠久,各家均对其进行论述,《雷公炮炙论》载:“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本草拾遗》载:“止心痛,酒服。”李时珍更是在其《本草纲目》中指出:“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行气,第一品药也。”可见延胡索为重要的止痛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元胡性味辛、苦,入肝、脾经,为“血中之气药”,祛风止痛、活血行气功能显著。广泛用于血瘀气滞诸症,为妇科活血调经要药。
现代研究表明,元胡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尚含有少量树脂、黏液质、挥发油,还含有多糖、豆甾醇、亚油酸、亚麻酸、延胡索酸等。元胡中的生物碱具有很强的镇痛、镇静和抗心律失常作用。除此之外,元胡还有其他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心肌缺血、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抗炎、抗菌、提高抗应激能力以及抗肿瘤作用等。可见元胡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