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警界

文章导航

  胡醒:刑侦战线上的全能干将

  好民警好故事

  23岁入警时,他面临选择,领导的一句话让非刑事技术类专业毕业的他笃定选择技术员岗位;35岁,在技术员岗位上干得炉火纯青后,他再次面临选择,刑警的使命感,让他在决定挑战一般由侦查员担任的专案内勤这一角色时,没有丝毫犹豫。他就是胡醒,今年38岁,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的一名刑事警察。

  从警15年间,胡醒曾连续两年被金华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十大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标兵”,连续三年被评为永康市“优秀公务员”,并曾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一次。

  胡醒在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

  □通讯员 梅安钰 童林洁

  突然的转岗,他深耕刑事技术15年

  2006年1月,从警校毕业进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重案中队仅四个月,重案侦查工作刚上手的胡醒,接到了一份调岗通知,需要他从重案转岗到技术,那时起,胡醒便成了刑侦大队的一名刑事技术员。

  “好的侦查员,能将技术和侦查相结合。”面对刑事技术工作,公安管理专业毕业的胡醒是“小白”,突然的调岗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但当时分管刑侦的副局长钱子健的这句话好似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让胡醒决心往刑事技术专业钻研。这一钻研,便是15年,从焦头烂额到游刃有余,他奋战在一个个案发现场,把照相机、放大镜当作武器,和犯罪博弈,还受害者公道。

  2013年11月,西城街道一出租房内发生一起凶杀案件。对现场仔细勘查后,胡醒在房间一窗框上发现并提取到了一个重要痕迹物证,经技术排查,成功锁定了一名前科人员,不到20个小时,这起命案便成功告破。

  胡醒每年都能破获多起通过现场提取到痕迹物证并直接锁定嫌疑人的案件,数量最多的一年高达60余起。

  第二次转岗,他从头学做专案内勤

  2017年,市公安局成立“心灵之光”积案专案组,领导问胡醒敢不敢挑战“专案内勤”。胡醒觉得,这是组织对他的一种信任。于是,在从事刑事技术工作近12年后,胡醒毅然接受挑战,也因此重新回归刑事侦查的岗位。但这次,他要从头学习的,还不只是侦查。

  “专案组刚成立时,胡醒对这些案件了解得并不多,很多问题还是要问老民警。但现在不同了,他成了最‘老’的民警,他总能在第一时间说出案件的相关细节,甚至相关记录在哪份案卷哪份笔录里,他也能脱口而出。”一名老领导这样形容胡醒。由于专案工作的特殊性,自抽调开始,胡醒就经常出差,截至目前,累计出差天数450天左右,共去了10个省,60多个地市。

  “能参与专案是我的荣幸,做梦都想能够早点把案子破了。”早日破案始终是胡醒最大的心愿。

  家人的支持,是他面对挑战的动力

  “他常跟我说,自己的事再大,也大不过这身警服。我理解他,支持他的工作,不管多忙,这个家我都会照顾好,我愿成为他坚强的后盾,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胡醒的妻子小潘说道。

  去年,胡醒的大儿子在学校举办的周年庆里被选中表演诗朗诵,孩子一心期待爸爸能在现场看到自己的表演。校庆当天,胡醒信守承诺从外地赶回永康,但到学校已是晚上7点多,错过了儿子表演的他,只能对儿子撒了谎,说看到了儿子的节目。

  虽然胡醒经常出差,但他只要有时间,晚上就会与他的两个儿子视频,监督他们做作业。

  15年来,胡醒在案件现场痕迹的发现、提取和排查过程中,在专案案卷和物证的陪伴下,在奔赴各省市开展专案侦查取证的旅途中,度过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一次次跨专业的转岗,让他不断成长,成为刑侦战线上的一名全能干将。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7 2021-03-24 永康日报2021-03-2400007;永康日报2021-03-2400006;永康日报2021-03-2400008;3841417;永康日报2021-03-2400012;永康日报2021-03-2400011;永康日报2021-03-2400013;永康日报2021-03-2400015;永康日报2021-03-2400017;永康日报2021-03-2400018;永康日报2021-03-2400019;永康日报2021-03-2400020 2 2021年03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