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经济开发区

文章导航

  《我们这一年·2020答卷》系列报道②

  党建强根基 振兴添动力

  开发区“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党建工作时刻发挥着引领作用,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市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五金制造的先行区,开发区党工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园区发展全局中谋划,构筑“抓大党建”和“大抓党建”的工作格局,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引领,以党员为先锋主力,筑牢“红色堡垒”,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

  今年以来,开发区扎实推进“五星三强”创建,全域建设“党建强、发展强、治理强”的基层党组织,着力让“红色动能”充盈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让“红色细胞”充分激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让党旗在开发区大地上高高飘扬。

  重温入党誓词

  “红色先锋”

  奋战一线

  抓学习促规范 练好“内功”为党组织“强筋健骨”

  随着“党建细胞”大比拼活动在全市开展,开发区党工委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按照“狠抓学习成效、规范党建阵地、锻造基层铁军”的思路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练好“内功”为基层党组织“强筋健骨”。

  “开发区要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始终坚持企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既是重温初心的精神洗礼,也是鞭策工作的重锤响鼓。”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文建表示,自开展“党建细胞”大比拼以来,开发区各村各企业立足实际,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学习新思想、党章党规、过好“政治生日”、共同商议发展实事等“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助企帮帮团”“头雁论坛”等“自选动作”,把“共性要求”创造性地转化为自身的“实践特色”,使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得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4月28日,市非公党建理论研究会“红色智汇”聚力论坛在开发区举行。与会的“红色导师”、涉企部门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分享疫情期间防疫、复工复产的特色做法,并针对当时企业存在外贸订单减少、资金流转压力大等问题聚智讨论,互相交流经验、心得体会,掀起“头脑风暴”,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聚智献策氛围。在农村,开发区党工委创新载体,创办“头雁论坛”,为各村党支部书记提供一个交流经验、探讨工作、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平台,并将论坛开到村,通过横向对比找差距,寻求工作提升着力点,营造“上门取经”的浓厚农村基层工作氛围。

  抓服务强发展 让“组织力”释放出强大“战斗力”

  强化党建引领,关键在于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从乡村振兴到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党工委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建立党员干部带头“一人多联”(联系农村、企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制度,优化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担当有作为,努力锻造开发区基层铁军,抓服务强发展,让“组织力”释放出强大“战斗力”,构筑园区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今年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开发区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动员农村、企业的广大党员干部靠前服务、勇于担当,切实发挥主心骨、稳定器的作用。

  疫情期间,党旗始终在开发区战“疫”一线高高飘扬。不论是企业还是农村,党员干部都身先士卒、主动担责,穿上红马甲,充当“守门员”、排查员、宣传员、劝导员、跑腿员、招聘员,涌现出了许多“红色先锋”模范。这些“红色先锋”有的对农村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全域排查摸底,风里雨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坚守卡点严格管控进出人员;有的在车间开起线上“云吆喝”模式招新员工,不辞辛苦奔赴千里去“抢人”,加班加点赶工期,一边“硬核”筑起防控线,一边给力助企复工复产。

  “平安大会战”期间,开发区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一村一策一专班”机制,采用班子成员包村、机关党员包片、村级党员包户的“三包”形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顽疾沉疴大攻坚等行动,打出维稳声势,得到群众信任,营造平安氛围,提炼长效机制。

  同时,开发区还创新推出“五方会诊”调解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联动联调联治为路径,以“喜哥调解室”为主体,结合“女人e家”工作站、“和事嫂”调解团等民间调解组织,整合公检法机关、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社会基层治理导师和纠纷双方当事人关系人等“五方力量”,组成会诊调解团队,提高调解效率,提高调解公信力。

  面对台风“黑格比”狂风夹卷着暴雨的肆虐侵袭,开发区党员干部化身为勇敢的“逆行者”,全力以赴奋战在抗台救灾一线。从排查隐患、人员转移到应急救援,从统计灾情、安抚情绪到驰援唐先、西溪等重灾区灾后重建……开发区的“红马甲”上演了一场场风里雨里拼速度传温度、重建现场聚合力显担当的战斗,用实际行动传递开发区众志成城抗台救灾的“速度与温情”。

  “创文”以来,开发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化身网格员,穿梭于自己负责的网格之中,活跃于街头巷尾、走村入户、深入企业,用脚步丈量、为群众办事,在携手共赴文明之约的新征程中一遍遍耕耘,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区的文明创建大网,努力让共创、共建、共享的文明幸福果实飞入寻常百姓家。

  抓创新铸品牌

  释放活力抢占

  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品牌的培育打造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打造党建品牌亦是如此。今年以来,开发区对照目标要求,计划周密、分工明确、创新实践、压实责任,瞄准项目、精准发力,努力使党建工作与具体业务“两张皮”拧成“一股绳”,涌现出了先行、飞神、哈尔斯、三锋、顺虎、黄城里村、兰街村、夏溪村等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五星三强”党组织,形成了独具开发区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抢占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为在精准严密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开发区党工委高度重视,牵头组织哈尔斯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与该公司互为“邻居”的荆顶村、雅应村主职干部召开座谈协调会,在确保疫情可控情况下,明确落实了十条细则,创新推出了村企共建保复工“哈尔斯模式”,其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经验。

  着眼于培养“两新”党建的后备力量,开发区的三锋公司和顺虎公司先行示范,坚持以党建带工建,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凝聚共识、搭建平台、健全机制,着力打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作用发挥的渠道,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开发区样本,获得的省总工会的高度肯定。

  除了企业的“红色动能”充盈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开发区农村的“红色细胞”也在不断释放活力,促进农村加快提档升级的步伐。

  今年,随着总投资65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黄城里村党支部继创造了农房改造的“黄城里速度”后,又一次创造了以小村庄博取大项目的“黄城里典范”,成为全市不走寻常路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在开发区党工委以及九龙村党支部的“上下合力”协作下,涉及开发区区块的北三环工程征迁从定方案到签协议只用了3个月,两天时间完成邵塘自然村东永二线边24间民房的拆除作业,跑出了“加速度”。

  经过不断克难攻坚,堰头小微企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正式由“拆”向“建”转变……

  新的一年,开发区党工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点固基础、以面造声势,以“五星三强”党组织为示范,多轮驱动,进一步将“红色触角”向多维度延伸,形成“头雁高飞、群雁齐飞”的党建“一片红”新格局。

  □记者 徐敏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4 2020-12-26 永康日报2020-12-2600006;永康日报2020-12-2600007;永康日报2020-12-2600008;永康日报2020-12-2600010;永康日报2020-12-2600014;永康日报2020-12-2600011;永康日报2020-12-2600012;永康日报2020-12-2600013;永康日报2020-12-2600015;永康日报2020-12-2600016;永康日报2020-12-2600017;永康日报2020-12-2600019;永康日报2020-12-2600020;永康日报2020-12-2600009;永康日报2020-12-2600021;永康日报2020-12-2600018 2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