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下一缕阳光 照亮一片心田
“童守计划”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我们可以和你聊聊吗?就是朋友之间的聊天。”日前,市民政局“童守计划”工作人员和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志愿者走进小明家中,耐心倾听他讲述生活中的烦恼,并将事先准备的《果壳里的宇宙》送给他,“这是我们送你的书,打开看看喜欢不?”
小明今年13岁,父母车祸身亡后与奶奶相依为命,正值青春期的他却因奶奶管教较严而变得有点叛逆。在沟通中,工作人员发现小明对文字很感兴趣,就请他帮助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写活动推文、制作编辑公众号,并经常邀请他参加爬山、青春期课堂等团体活动。慢慢地,小明的脸上笑容多了,和奶奶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烦恼,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家人的关心和引导。”工作人员叮嘱小明,“奶奶年纪大了,你有心事可以随时和我们说,但奶奶是很关心你的,你也要孝敬她哦。”
今年9月,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社会保护机制,提高全社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意识,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暖心关爱、困境儿童得到更加精准保障,儿童成长环境更加优化,充分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市推出首个针对本地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关怀项目——“童守计划”,该项目围绕“五类儿童”展开服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散居儿孤儿,低保低边家庭的重病、重残儿童、留守儿童)。
“童守计划”项目通过对儿童家庭进行定期探访,建立一户一档,开展家境评估、热线咨询、政策宣传等服务,针对特殊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加强儿童保护,及时发现并跟踪处于困境或弱势的儿童状况,包括家庭关系紧张、辍学、无人照顾、困境、留守或者受虐待和暴力伤害等状况,建立预警和报告制度,并提供恰当的转介和联动应对等服务。此外,我市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儿童保护工作,通过专业社工服务,开展政社联动,建立“专家+专业社工+儿童主任+志愿者”的服务模式,提升儿童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夯实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地排摸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作为项目承办方的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制定了入户走访“七步法”,从联系儿童家庭、见面时介绍走访目的、坐下来聊什么、填写资料,到摄影留影、礼貌道别、整理资料,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流程。截至目前,“童守计划”已对全市88名在册的五类儿童逐一进行入户家庭探访或电话访谈。
“保护孩子,就是保护家庭,关爱孩子,就是关爱未来。”阳光爱心义工协会会长徐美儿说,每一个善意都能得到回应,每一份温暖都能见证花开,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童守计划”,悉心呵护更多孩子成长。“‘童守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让爱的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爱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