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吹哨” 服务上门
我市以服务大比拼为小微企业赋能
□首席记者 张赤奎 通讯员 胡砚芝
本报讯 “出口转内销不是产品、市场简单的‘搬家’。”说起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堂胜工贸负责人吕伟超深有感触。今年以来,在市“三服务”巡诊团牵线搭桥下,堂胜工贸积极参与电商直播培训、数字贸易沙龙,收获颇丰。最近三个月,该公司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多。
作为全省首个“外拓内”试点县市,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发挥产业市场双优势,以全市10个省定小微园区为重点,通过开展“三服务”巡诊、“三师助企”、行业标准培训、数字贸易沙龙等活动,打造常态服务“大闭环”,开展一线服务“大比拼”,组团帮扶企业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精准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企业“吹哨”,服务上门。“转型后,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内没有完善的锂电工具产品标准。在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联盟成员相关机构的精准指导后,我们成功制定了企业内部标准,在产品生产上终于有了‘基准线’。”德硕电器总工、技术负责人舒景超说。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助企帮帮团”积极对接专业力量,组织召开电动工具行业培训会,邀请美国UL认证、TUL莱茵检测认证、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等5家“浙江制造”联盟成员认证机构的工程师进行授课指导,并对前期行业征集的问题进行现场互动答疑。本次会议共有41家企业的78名技术负责人参加,覆盖了全市80%以上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并吸引了金华、武义等周边地区企业参加。
助企规避风险,护航电商发展。“商家不能随便作出超出法律范畴的一些承诺,要确定自己的产品是符合标准、合格的产品,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来自职业投诉、恶意投诉等方面的风险。”日前,市“三师说”大讲堂电子商务法律专场在总部中心开讲,吸引了200多家电商企业负责人参加。“以前店铺搞活动,仅退换货就遇到过不少问题。今天听了讲座,收获很多,包括对恶意差评的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某电商企业负责人魏来说。
手机扫一扫,就能“一码提问”。想融入国内大循环,但对国内涉税政策不了解怎么办?不久前,市信忠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樊彤用手机扫描“码上办”二维码,在线提交了问题。半个小时内,“三师服务团”就派出税务骨干,从工商注册成立公司、审批一般纳税人、代理记账到税务筹划,出具了一份详尽的税务策划书,为企业做好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律师、会计师、税务师及金融专业人才优势,组建了“三师助企、无微不至”服务联盟,开设“稳企赋能”服务超市、“三师助企大篷车”、“三师说”大讲堂等,为企业赋能和链接更多资源。截至目前,“三师服务团”共帮助小微企业解决610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