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办好“关键小事” 提升就医体验
最多跑一次 跑出获得感
z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真没想到,现在看个病竟然什么都不用带。”近日,市民应先生来到市中医院就诊,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体验了一把“刷脸就诊”,很快就完成了挂号、问诊、缴费、取药整个就诊流程,“太方便了,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为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我市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全省首创将“人脸识别信用医疗无感支付云平台”接入医保结报系统,实现人脸识别、医保在线报销、信用医疗、无感支付等功能,有效缓解了医院就诊高峰时段排长队的现象。该平台投入使用后,医疗服务结算效率提升了近60%,且就诊后产生的医疗费用在实时进行医保结算报销后,还可由第三方信用医疗风险基金先行垫付自费部分,实现了让“信息跑”代替“患者跑”,“医前付”向“医后付”转变,真正把“刷脸”这一极简场景贯穿百姓就诊的全过程。该平台在市中医院上线2个月来,已实现“刷脸就医”服务1118人次,开放30.56万个信用医疗白名单,极大提升了群众就医报销体验。
“刷脸就医+信用付”,是我市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个例子。今年以来,我市不断自我加压,以打造“手续最简、服务最优”为目标,以减少材料、流程再造、充分利用大数据为手段,对所有经办事项进行梳理,深入推进“刷脸就医”一件事、新生儿参保一件事、生育保险一件事、规定病种备案一件事等四件“关键小事”改革,切实提升“互联网+医保”服务水平,努力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过去,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到医保部门窗口先办理参保,再到制卡中心领卡,最后去金华银行签约缴费,整个过程最少跑三次、三个地方。针对这一现象,我市从今年开始将该项服务全部下放到金华银行所有网点,参保群众只要在银行窗口即可办理参保、领卡和签约缴费等各项服务,实现“新生儿参保一件事”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有2300多个新生儿家庭因此受益。
同样,原先参保女职工生育津贴申领需要在产后3个月内专门到医保部门生育保险窗口提交加盖了单位公章的《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住院发票、出生证明等多项资料,经医保后台审核后,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先拨付给原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本人,整个过程耗时耗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及时升级生育保险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实现生育险报销“无感智办”,从孕产妇住院分娩信息中提取数据,医疗费用在出院时予以自动结算,生育津贴经后台处理后,直接发放到本人的社保账户,真正实现“审批不见面,一次不用跑”,可缩短办理期限3个月。截至11月底,我市已有813人享受了生育险报销“无感智办”服务,累计发放生育津贴1252万元。
此外,针对办理规定病种(特殊、慢性病种)待遇备案需在医院、医保部门之间往返跑,且耗时较长的现象,我市大力推行“即时办、网上办、掌上办”,将规定病种备案工作下放到6家医院的医保窗口,并在市一医公众号上线“规定病种申报”功能,在全省率先实现规定病种待遇备案“零次跑、掌上办”。规定病种申请在全国不受地域管辖限制,我市参保人员均可线上申请,可申报的病种及相关标准也可在公众号上查询。截至目前,共有210人次通过规定病种线上办理审核,占规定病种办理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