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把写作当作日常的一蔬一饭
著名诗人熊焱来永分享语言修炼心得
7日晚,熊焱文学讲述会在江南街道园周村江南艺术馆举行。
著名诗人、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青年作家》杂志执行主编熊焱以“如何保持写作中的自觉意识”为主题,为我市文学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写作课。
通讯员 杜剑 摄
□记者 高婷婷
写作者的阅读法
读透大家之作比闭门造车更有用
“我们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学会阅读。” 讲述会伊始,熊焱提出,“读什么?读经典。什么是经典?那些经过时间淘洗之后,仍然可以赋予我们认知的力量、审美的光芒和智慧的作品。”
熊焱的讲述大体上可分为两条线:明线教授创作者如何运用好语言艺术,如何进行妥当的描写和修辞;暗线则分享了身为写作者的阅读方法。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熊焱认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注重剧情,而写作者应该透过文章表面,去剖析作者在下笔时的考量,观察作者是如何描绘场景,如何进行情节的引导、穿插。熊焱以《包法利夫人》为例,作家福楼拜开篇用大段文字描写了女主人公爱玛孤独、寂寥的生活,看似与主题关联甚远,实则为女主人公日后出轨、乃至走向毁灭的结局作铺垫。同时,他又结合了莫泊桑的《项链》及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等作品,详细分析了小说创作中的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对人物性格刻画、情节发展的影响。
“细节凸显真实性。”熊焱说,正是因为一些仿佛“无足轻重”的小笔墨打下基础,所以故事后期出现转折时,读者才不会觉得突兀,反而有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之感。
熊焱引经据典,将博尔赫斯、海明威、福楼拜、拜伦、莫泊桑等名家的作品和自己的读后感娓娓道来。“这些名家的书值得一读再读,反复读,反复揣摩他们的用心。”熊焱感慨,读透一本大家之作,比一味埋头苦写更有收获。身为写作者,不光要接受严格的写作训练,还要有好的阅读技巧,善于从阅读中汲取养分。
“要把写作当作终身事业去做。”熊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既主张创作者要严苛对待自己,不断锤炼文笔技巧,不断丰富词汇库和知识,不断阅读汲取养分,将写作作为自己长期坚持、为之献身的事业;又主张要将写作常态化、轻松化。“人有许多种爱好,喜欢旅游,喜欢种花,喜欢看电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写作也作为一项爱好呢?”正如有些作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蔬一饭,一种不死的欲望。
创作语言的修炼
精妙而准确,独创且严丝合缝
文学讲究语言的魅力。熊焱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五个特征,即语言的精确性、丰富性、独创性、整体性以及细节的刻画。
熊焱说,语言的精确性指的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精妙而准确,在描写准确的基础上体现语言的精妙。“阳光灿烂”“花朵艳丽”这些表述过于中规中矩,每个人都可以写出来,作家在写作时要巧思修辞,以给读者带来意外和惊喜的阅读体验。
“举个例子,海明威曾在短篇小说中把山比作白象。这个比喻乍看新奇,细想形神兼备,非常精妙。”熊焱说,我们在写作中描写司空见惯的场景时,一定要有语言的陌生化和创新。做到这两点,才会让整个作品变得厚实、丰富。
语言的丰富性。熊焱认为,要“像对待银行账户那样尝试创建和对待你的词汇,时刻专注并增加你的积蓄”,只有词汇量大,才不会机械地重复别人或自己。要写出好的语言需要发现不同事物之间隐秘的联系,使原本多义的词汇找到最佳“栖息地”。
而在语言的独创性上,熊焱强调独创性绝不是生造词,更不是冷僻、生硬、抽象。要在遵循语言、语法规范性的前提下,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重构一种新鲜的表达方式,即句子结构的创新性。
“好的语言不能一字一句拆开解读,而是和文章严丝合缝,让读者通读下来感觉整篇作品浑然天成,没有哪处突兀穿凿,没有哪处过于‘轻’、哪处特别‘重’,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绝妙。”熊焱说,写作需要注重整体性,张弛有度,疏密有间。如果所有的语言都采用陌生化的表达,会挤压作品的空间,导致句子、结构之间没有空隙,最后致使整部作品崩盘。
名家毫无保留的传授,为众多创作者拨点迷津,指明了创作的方向,令大家受益良多。当晚9时,讲述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熊焱与永康之缘
“这个地方,我愿一来再来”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永康了。”熊焱说,他曾受邀参加过两次永康采风活动,对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年,熊焱走读“美丽乡村”塘里,曾写下一首同名诗《塘里》。在这首诗里,他将来到塘里比作“返乡”:别怪我来得太迟。每一次灵魂的返乡。都必须要走过远方,并且历经风雨。
永康美丽的乡村风光令诗人流连忘返,但真正令熊焱一来再来的,还是这里的人。
“写文章是一件很寂寞的事,但幸运永康有这样一批抱团的文人,互相温暖,互相慰藉。”熊焱说,他感慨于永康文学氛围的和谐,感慨于带头人的担当和责任感,“小地方兴文学,最怕各做各的,自生自灭。资历老的闭门造车;新人写东西没人看,没人鼓励。永康这点就做得很好。每次来都让我有新的收获,认识新的朋友。”
问及今后是否还会再来时,熊焱毫不犹豫地给予了肯定的答案。“一定会的,即使没人邀请我也要来。”熊焱打趣道,来永康,会老友,结新友,永远不会无趣。这个地方,他愿一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