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完善“大动脉”疏通“毛细血管”
开发区全域推进污水管网互联互通
九州东路延伸工程地下管网施工现场
■经济开发区“五水共治在行动”
□记者 徐敏
本报讯 27日上午,伴随着挖机作业声,经济开发区堰头小微企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该小微企业园的九州东路延伸工程区块,施工人员正在埋设地下管网。
“开发区工业企业多,污水治理是企业环保问题整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而企业做好雨污分流的前提就是不断完善园区地下管网‘大动脉’。”开发区治水办工作人员陈永山说。自“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开发区一直坚持地上路网与地下管网并驾齐驱,道路通到哪里,地下管网就通到哪里。
据悉,九州东路延伸工程的地下管网铺设是开发区开展“五水共治双月攻坚”工作,全域推进污水管网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除了九州东路延伸工程,开发区学院北路、东吴路、子政路等道路工程项目的地下管网工程建设也在紧张进行中。
事实上,为做细做实治水文章,开发区不断破题创新、精准施策,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深入推进企业雨污分流和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改造建设,努力实现污水零直排。
记者了解到,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开发区不仅完善地下“大动脉”,在疏通农村地下“毛细血管”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为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开发区以村为单位,分批推进。今年随着荆山夏村的老村区块污水管网建设的启动,园区21个村都已完成了一轮地下污水管道铺设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谈及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后带来的好处,杜山头村村民周大爷感触很深:“没有铺设地下污水管网前,村里的雨污水混排、污水外溢和路面排水不畅等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自从去年全村进行了彻底的地下污水管网改造后,村里的生活污水进行了截污纳管,环境变好了,蚊虫变少了,生活品质也提高了。”
“不过,受农房改造、村集体留用地建设等项目不断推进的影响,开发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依旧需要查漏补缺、动态完善。”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吕杰说。
以苏溪村和长恬村为例,虽然这两个村去年就已启动污水管网建设,但随着村集体留用地建设的落地,相应的地下污水管网配套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
此外,由于开发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的时间跨度大,部分建成较早的农村生活小区地下污水管网出现了堵塞、污水外溢等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开发区充分利用管道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设备进行集中会诊,快速准确找到污水外溢的堵点和漏洞,进行修缮和调整。
接下去,开发区将在推进截污纳管工程、雨污分流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排水网络,织密主支次管网,强化管网整改和保养的保障力量,力争形成一体化、网络化、全覆盖的污水治理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