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蔬菜基地现“宝藏”,孕育生机出百草
这些常见的美食香料,你可曾见过它的另一面?
从城区出发,沿着大永线,行至东城街道西竹园村的蔬菜基地,路两侧的大棚慢慢多了起来,渐渐地连成一片。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欣荣百草园”,就隐藏在众多的大棚之中。
药农骆欣荣年仅36岁,种养中草药却已有十多年。在这块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百草园中,生长着300多种中草药。本期《丽州本草》就取材于此。通过骆欣荣的讲述,记者重新认识了豆腐柴、花椒、“山落苏”等大家平时知道但并不是熟知的草药。
□记者 吕鹏
实习生 胡斌 徐菁 王佳敏
豆腐柴:可做“观音豆腐”,盛夏防暑佳品
在“欣荣百草园”参观过程中,记者被一株有些惹眼的小乔木吸引。它的树干上长着许多翠绿色的枝叶,远看相貌平平,近看却有些特别:幼枝有柔毛,老枝却无毛。有的叶片呈椭圆形,有的又是卵形或倒卵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巨齿。
在记者疑惑间,骆欣荣放下手中的活过来解释:“这是豆腐柴,又名臭黄荆,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材。”通过骆欣荣的介绍,记者得知味道爽口清凉、深受市民喜爱的“观音豆腐”(也称“树叶豆腐”),就是用豆腐柴的叶子和嫩枝为原料制作的;并且,豆腐柴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都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等保健功能。
“豆腐柴耐高温,不耐严寒,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多长于林缘、疏林下、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及道路旁。”骆欣荣种植豆腐柴已有好多年,对其习性很是了解。夏日,好多市民会采摘豆腐柴叶做成清凉解暑的“观音豆腐”。关于“观音豆腐”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又有些伤感的传说。很久以前,人间发生饥荒,难民无数,尸横遍野。观音不忍,用杨柳枝洒甘露于人间。甘露所到之处,长出了簇簇绿树。饥民摘叶取其汁加草木灰做成了豆腐,食用充饥,挨过了饥荒。“观音豆腐”之名由此而来。
此后,记者特意联系了会做“观音豆腐”的王女士,通过交流后得知其加工方法:将豆腐柴嫩叶摘下洗净,用手使劲揉搓,把叶片内的汁液搓出,呈浓稠状;再将液体倒入纱布中过滤,滤液渐渐融入清水中,再不断地在纱布上加适量的稻草或毛柴灰制作而成的碱水。静止数分钟后,汁液便凝结成青绿色的冻状物质,如璞如玉,晶莹剔透,再铺在干燥、会吃水的平面上放一个晚上,用刀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药用价值
豆腐柴根提取物可消除炎性组织的肿胀,从而实现其显著的抗炎作用。豆腐柴茎提取物可以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保护坐骨神经和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抗炎和增强免疫的作用。
“在农村,很多老一辈会在夏天采摘豆腐柴制作‘观音豆腐’分给亲戚朋友,‘观音豆腐’清热泻火,是盛夏防暑降温的佳品。村民们头痛脑热,生疮长痘,使用它的效果也不错。”骆欣荣告诉记者。
据了解,与常见蔬菜的营养成分相比,豆腐柴叶的营养价值较高。其粗脂肪含量远高于青菜和菠菜,粗纤维含量远高于苋菜,果胶含量尤其丰富,几乎是山楂的3倍。鲜叶中的维生素C、叶绿素的含量远高于菠菜,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小白菜,氨基酸含量接近于芦笋。
豆腐柴
花椒:香味沁人心脾,是香料也是中药
在一棵矮树前,骆欣荣从树上摘下一粒青色的花椒,放鼻尖闻了闻,便若无其事地扔进了嘴里咀嚼。见记者一脸诧异,他解释道:“花椒既是一种香料,也是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草药。”记者现学现做,同样摘下一粒花椒放在鼻尖,与印象中辛辣强烈的气味不同,还未完全成熟的花椒有股特殊的清香,不似花香那样淡雅,却格外沁人心脾。
古时,花椒因为其奇特的香气被人们视作男女间的定情信物。《诗经》中的“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就将花椒作为古代女性赠送男方的礼物,象征着双方爱情的美好。在春秋时期,古人认为花椒的浓烈香气可以辟邪、防寒,于是就将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在古代,一些特殊品种的花椒也被称为“贡椒”,是实实在在的贡品。由此可见,古时花椒的地位比现在要高得多。
花椒树一般高2米,根据叶子的特性分为油叶花椒与毛叶花椒。花椒树的模样平平无奇,却能孕育出气味浓烈的果实。一簇簇花椒分布在枝头,一簇就是几十粒,因此在古代,花椒也象征着子孙满堂。7月份的花椒还未完全成熟,直径约为4毫米到5毫米,果实呈青绿色,表面散有多数细密的疣状突起。到了八九月份,花椒渐渐成熟后,便会从青绿色变为紫红或红棕色,香气也更加浓郁,味道也会比未成熟前更麻辣而持久。
“花椒喜阳,需要足够的光照才能健康生长。而且有趣的是,温度越高、阳光越盛,花椒的味道也越浓。因此很多卖家都喜欢挑艳阳天卖花椒,顾客一闻到花椒又辛又麻的味道就想买!”骆欣荣说,同样的道理,炒菜时油锅越热,花椒也会越香。
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药性论》《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花椒的药理特性与药用功效。花椒能散寒除湿,治胃腹冷痛、解郁结、消宿食、止吐、止齿痛、解鱼腥毒、驱虫等,也可用作表皮麻醉剂。民间也曾流传一些“秘方”,比如用花椒泡水喝可以祛湿,用花椒水泡脚可以活血、通经络等。
随着工业技术的大力发展,人们对花椒的精加工也不断丰富。根据花椒的营养成分以及特质,人们开发出鲜花椒油、复合花椒调味料、花椒芬香精油等。花椒的香料价值与药用价值被同时开发,在调味、食品、保健、日用等方面都为人们提供方便。
许多人都没想到,一粒小小的花椒,用途竟然如此广泛。花椒虽好,但也并非适宜所有人。因为花椒味辛性热,所以肺胃火热者不适用;阳火旺盛、阴气虚弱体质的人不能过多食用花椒;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注意少食花椒。
花椒
地稔:
小时候的零食“山落苏”
在众多的中草药盆栽中,一个造型宛如崖上青松的盆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骆欣荣向记者介绍,那是他小时候的“零食”——地稔。
地稔在我市,更多的时候被称作“山落苏”。这个季节,地稔还没成熟,它的果实是青色的,半圆球状,顶端带着个波浪形的小帽子。等到一年中最热的8月份,它才会成熟。成熟后果实会变成黑紫色,开始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地稔果的水分特别充足,果肉吃起来也是十分香甜,清爽可口。”骆欣荣回忆,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去山里挖野菜或者种田,经常会顺路采些“山落苏”的果实带回给他食用。
除了充当零食外,地稔果的营养成分非常高,能补血滋养身体。骆欣荣补充道,以前有人上山砍柴,不慎被毒蛇咬伤,村里没有能载伤者去城里医治的交通工具。千钧一发之际,村里的老人采来地稔敷在伤者的伤口上,所幸解毒及时,加上那条毒蛇的毒性不是很强,保住了伤者一命。由此可见,地稔强大的药用价值早已被人们发现并加以利用。
由于环境变化,地稔的生存境况每况愈下。这几盆地稔是骆欣荣专门从历山移栽过来的。“地稔比较容易养活。”骆欣荣向记者传授了一些关于地稔的种植经验。它适合种植在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方。而且,因为地稔为低耗肥植物,所以对施肥量的要求不高。但因为地稔移栽后的长势较慢,所以需要定时清除杂草。
药用价值
在早期,地稔作为药草被人们广泛使用,它具有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的作用。一些医学药典中留有相关论述,如《生草药性备要》中写道:(地稔)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理蛇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止痛,利大小便。主治黄疸、水肿、疳积、劳损白带、经漏、瘰疬。
而在现代医学里,地稔还可以用来治疗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等病症。地稔果的叶入药后可以收敛、止泻、止血,是调治人类胃肠炎、消化不良等一些问题的常用药物。如果在野外意外受伤,也可以压碎后直接敷在伤口上,以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虽然地稔果味道佳,药用价值高,但也有一定缺点:食用过多地稔果会导致上火、便秘,因此只能适量食用。许多人会将地稔果与肉类食材一起炖制,这样熬制出来的汤不仅滋补,也中和了地稔果的辛热。
地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