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健康养生

文章导航

  高温高湿天气易与中暑“结缘”

  老人需重点防护

  □记者 吕鹏

  小暑过后,永城的天气有点“暴躁”,高温、雨水轮番而来,此时正是一年中容易中暑的季节。

  前两天中午,在总部中心上班的小李和朋友出去吃午饭,仅仅五六分钟的路程,她回到办公室后就感到心慌头晕、恶心难受。“我感觉自己中暑了。”小李说,她属于易中暑人群,每年到了夏天,高温高湿的天气使得她常与中暑“结缘”。

  医学上认为,中暑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一般由两种情况导致。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老人体弱 需重点防护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想要顺利地度过就要注意防暑降温。而在众多人群中,老人是最容易受高温侵袭的人群。因为老人体温调节能力普遍下降,加上慢性病患病率高,体质比年轻人弱,而有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本身就会降低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另外,有的老人不爱开空调、电风扇等,防暑降温条件不好。这个季节,要注意检查并保证老人家中降温设备运作正常,家中储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物。

  中暑症状的轻重又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先兆中暑,在高温或日晒下,出现头昏、耳鸣、胸闷、出汗、口渴、恶心等症状,这时只要改善环境,多休息,症状很快会改善。轻度中暑,体温会高于38.5℃时,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会有呼吸及循环衰竭早期症状,如果及时处理,也会很快好转。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体温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还会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维生素缺乏,这时候需要及时送医。

  中暑了应如何处理

  高温热浪下,中暑非常容易发生,当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救护: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分钟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永康日报 健康养生 00006 2020-07-20 永康日报2020-07-2000008 2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