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2020年高考圆满结束,高三学子们想说——

  “感谢为我们的梦想助力的你们”

  10日16时,在高考结束前半小时,记者来到永康一中门口,与家长们一起等候考生们。

  现场,考生陆应毅的妈妈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身穿淡紫色旗袍的陆妈妈说,做父母的不能代替孩子考试,只能用这种“旗开得胜”的方式为孩子图个好彩头。在热浪里,陆妈妈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她为即将出考场的孩子准备了矿泉水和青草腐。“天这么热,孩子出来准渴。”陆妈妈说。

  人群中,一位考生父亲带着一只麻袋等候在考场。虽然此时衬衫早已被汗浸湿,但为了尽早看到孩子,还是坚持站在烈日底下。

  他告诉记者,麻袋是这次特意带过来的,等会孩子考完就用这只麻袋把书本带回家。“孩子这一年读了不少书,这一只麻袋还不一定够用呢。”孩子的读书成绩不错,也让这位质朴的父亲言语中透着骄傲。

  每年的高考,考场外陪考的父母始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或身着代表特殊寓意的服装祝福考生;或是暖心地带来亲手准备的爱心水果、餐点;或是静静守候在门外,不言语、不上前,只为看一眼孩子。

  铃声响起后,考生们步出考场

  10日16时30分,2020高考正式结束。铃声响起,对于全市4470名高三学子来说,他们在高考舞台上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谢幕演出。是演出,就有主角、有配角和幕后人员。一场成功的演出,离不开所有人的同心协力。演出落幕,你最想感谢的是谁?高考结束,高三学子们通过本报向所有为他们的梦想助力的人们说声:“谢谢!”

  父母:

  考场外的亮丽风景

  老师:暖心的士气鼓舞者

  “沈老师,give me five!”10日14时30分,在开考前,考生潘荟尹与地理老师沈海燕击掌后,满怀信心地走向了考场。这样暖心的师生打气场景,在这几天并不少见。

  “几门课下来,因为有些科目发挥不好,个别学生心理出现了波动。所以,我一直在鼓励他们。”作为经验丰富的高三老师,沈海燕见惯了大场面。这几天,她不再强调知识点,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乐观积极。一个击掌、一个拥抱,让学生们倍感亲切。

  毕业季总是难舍难分,在考场外,注视着自己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进入考场,让见惯了大场面的沈海燕情绪也难免有些激动。“每年送走一批,又迎来下一批,我应该已经习惯这种场景。”沈海燕说,“作为老师,我祝福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沈海燕不知道的是,潘荟尹等几位同学已经约定每年放假回母校看看老师们。

  志愿者:平安高考的护航者

  高考,不仅是学生紧张,也让志愿者们绷紧心弦,生怕有学生因为意外而延误考试。7月6日下午,永康2020年高考爱心助考接送公益活动启动,100多辆爱心助考车为我市5个考点的高考生免费服务。

  此外,我市还有许多爱心单位和企业纷纷加入助力高考行列,为学子们平安高考保驾护航。市交警大队加派执勤警力、加强路面巡逻管控等方式为考生服务;永康市供电公司专门配备了应急电源车,考试期间全力保障考场正常供电;紫微花园宾馆爱心茶摊免费为家长提供消暑茶汤;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小组现场待命,及时为中暑的考生提供应急治疗等。

  同学:共同进步的“战友”

  考生胡珺菡是永康一中的学子,她所在的班级有50多人。三年里,胡珺菡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胡珺菡,千万别被眼前的成绩挫伤了你的自信心。高考加油!”这是同学都宇恒送给胡珺菡的生日鼓励信。

  说起都宇恒,胡珺菡说,他是一位热心的“老师”。胡珺菡的政治是学科短板,平日里她经常请教都宇恒,并称呼他为“都老师”。面对胡珺菡的求教,“都老师”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除了热心帮助的“都老师”,胡珺菡还想感谢另一个同学吕杭城。每次心情沮丧的时候,吕杭城总会像一位“大哥”一样鼓励胡珺菡,而且还经常帮胡珺菡讲解错题,一起查漏补缺。

  □记者 程明星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7 2020-07-14 永康日报2020-07-1400005;12133356;永康日报2020-07-1400006;永康日报2020-07-1400008;永康日报2020-07-1400009;永康日报2020-07-1400010;永康日报2020-07-1400011;永康日报2020-07-1400012;永康日报2020-07-1400013;永康日报2020-07-1400016;永康日报2020-07-1400017;永康日报2020-07-1400007 2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