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永报佳缘

文章导航

  踌躇不前的小城姑娘:

  相亲市场的“男女有别”让我害怕

  “

  当“相亲”这个词被年轻人谈及的时候,似乎总带有一丝被嫌弃的意味。为什么年轻一辈不太喜欢相亲?近日,一位常年混迹于相亲市场的读者向记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许多姑娘对相亲乃至婚姻的抵触,源于相亲过程中遭受的“不平等对待”。

  比如说,优质男性的择偶范围更广,即使是大龄男性,也能以“成熟”为亮点吸引到相貌、能力上乘的年轻姑娘。但具有同样条件的单身女白领却没这么“好运”,往往只能落个“下嫁”的结果。这种“男女有别”现象的形成,和父母的干涉及婚介机构的引导不无关系,也间接导致了小城市姑娘陷入择偶困境。于是,记者走进我市多家婚介机构,希望能从家长和他们的女儿口中获悉真实情况。

  □记者 马忆玲

  女儿立场:婚介所帮顾客介绍时不该有偏见

  晓宁今年28岁,最近常去的婚介所给她推荐了一名条件不错的男生,对方比她年长5岁,家里是办厂的,家境优渥。然而,两人才见了三次面,男方就提出希望确定关系,最好能在今年上半年订婚。

  婚介所的红娘也帮着吹“耳旁风”:男方奶奶身体不好,孙子孝顺,想尽快满足老人抱曾孙的愿望。同时,男方趁机提议,婚后希望晓宁辞职在家,安心养育子女,多陪陪老人,不用为赚钱奔波。对方口中“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的设想,晓宁却无法苟同,她觉得未来应该由自己规划。关于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生子,想不想继续留在职场,男方连问都没有问。

  晓宁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对方。她说,自己明年有望升职为项目主管,并不想轻易放弃这好不容易奋斗来的业绩。红娘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声惋惜:“你这姑娘心气太高,嫁进有钱人家不用工作还不好?你也清楚你家的条件,想要找个比这更好的可就难了。要不再考虑考虑?”晓宁对这番劝慰深感不满。“虽然我家境普通,但真不想高攀,拒绝他更不是因为不知足。我确实憧憬有位体面的伴侣,但婚姻的前提应该是互相理解尊重,而不是将爱强加给对方。”她认为,婚介所在帮顾客介绍时不该带有“男强女弱”的旧思想。

  芝英姑娘辰辰也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相亲故事。自26岁从英国留学回到永康,她开始参与各种相亲活动。对此,她明确表达了抗拒:“要不是我妈非要我去,我才不去呢!”家庭给的压力是辰辰频繁相亲的主要原因。她有一个强势的知识分子母亲,不仅发动身边亲友介绍相亲对象,还先后联系过本地多家婚介所,为女儿购买了“高级会员服务”——每周为其甄选两位条件匹配的高素质相亲对象,安排线下“一对一”交流,还聘请专业红娘进行指导。

  体验过几回,辰辰对这种相亲形式产生了心理抵触。她不仅没遇到真正合适的心仪对象,而且被一些奇葩情况气得不轻。“有个男生带了大姑和姨妈来相亲,见面就问擅不擅长做家务,弄得像在面试保姆。还有个男的直接就说孩子生得越多越好,可我又不是生育工具。”辰辰说。

  相亲屡次不成功,婚介所的负责人开始暗示辰辰妈,要正视女儿33岁的年龄“劣势”,让她劝女儿见一些离异带娃的大龄男性。辰辰提出反对:“最开始,我就强调过离婚的绝对不行。婚介所就是想不断压低我的择偶标准。”向来严厉的母亲则一边告诉她别再执着于条件不错的男性,一边催促她积极和红娘安排的人选见面。开始相亲的前几年,辰辰还对相亲有所期待,但在母亲和婚介红娘的“合谋”下,她觉得这种期待渐渐瓦解了。

  父母立场:宁可退而求其次,也不愿接受女儿被“剩下”

  许多排斥相亲的姑娘告诉记者,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母亲的态度。她们不理解自己最亲近的人缘何对自己抱有偏见。为此,记者与家长进行了对话,希望能更清楚地剖析长辈的焦虑和所谓的“偏见”。

  57岁的王秋爱有个31岁的高学历女儿。她说,宁可嫁给条件差点的,也难以接受女儿被“剩下”。“既然在小城市生活,就肯定会因为迟迟不嫁被外人嚼舌根。我好面子,不希望女儿被邻居指指点点。”于是,王秋爱不得不亲自加入这场激烈的争夺。

  “我们以前都是先成家后立业,甚至生完孩子再一起奋斗。感情都是慢慢处出来的。”王秋爱对女儿的择偶标准表示不解,她认为过于挑剔就意味着浪费大好年华,“她坚持要趁年轻先拼事业,等三四十岁再去结婚,还能遇到好的吗?我也希望女儿能干,但更怕没人敢追她呀!”

  让记者更为震惊的是,不少00后的父母也将自己“参战”的时间提前了。邵阿姨的女儿虽然今年才大学毕业,但邵阿姨已经帮她物色好了相亲对象。“要找一个好的,或者说找一个适合我女儿的,那就得先人一步。优秀的男孩子本来就不多,别人又比你早下手,不行动就只能捡漏。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女儿有段好姻缘呢?”邵阿姨无奈地摇摇头。

  李园芝(化名)是各个婚介所的常客,想帮女儿找个在单位上班的对象。她告诉记者,平常听到年轻人痛斥家长对待子女的择偶太势利,自己就打心眼里不服气。“不管男女,年轻人心里分明都有套标准,却硬要说是爸妈塞给他的。我们帮忙找,是考虑到孩子工作忙、没时间,而且我们作为过来人,更清楚找个怎样的人结婚更好。”李园芝认为,他们只是代替孩子说出诉求,用过来人的经验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红娘立场:

  相亲市场的“规矩”

  由传统婚恋观念决定

  小舟姐是我市某家婚介机构的资深从业人员,关注县城单身男女婚恋问题多年,处理过大量相亲案例。从她的角度来看,近年来,虽然永康的婚恋市场在初婚年龄、职业偏好、交往方式等方面出现变化,但主流的择偶观念始终不变。“父母仍然是主导子女婚姻的一环,相亲市场的‘规矩’是由传统的婚恋观念决定的,并非是我们。”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些在从业经历中观察到的相亲现象。

  小舟姐说,每个顾客的资料上都有一项“第一学历”,即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这是大部分男方家长都很关心的,他们倾向于挑选高学历的姑娘;而女方家长则常常不想暴露女儿学历太高的信息,因为学历在男方本人的择偶选项里确实不占优势。

  男女择偶要求的差异之大,这是小舟姐在从业初期意料不到的。大部分男生看重的,先是长相、年龄、身高等外在条件,其次才看家庭背景、职业和学历等;而女生更注重收入、有无房车、学历等关乎生活品质的条件。所以,在未脱单的会员里,优质女生比男生更多。

  在小舟姐看来,高学历姑娘更难选到心仪对象的原因是,比同等条件的男生更会精打细算。“她们要看职业,还需要男生长得顺眼、学历不低、最好有房有车,还要有幽默感、会聊天。总有女顾客跟我打趣,说她钱都花了,能不能什么都要。”

  对于婚介所对大龄姑娘有偏见的说法,小舟姐不太赞同。她说:“不论是家长还是男生本人,都对女方的年龄很敏感。30岁以上的未婚姑娘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可选择的范围太小。男性可以找比自己年轻的,女性却很难,永康大多数父母还是不喜欢‘姐弟恋’的。”因此,大龄姑娘即使在职场上有所成就,相亲时却依旧不比年轻姑娘有优势,甚至还会被担心不顾家。小舟姐说,男生会疑心年龄大的女生情感经历丰富,或有性格缺陷;家长则介意“大龄产妇”等可能面对的生理问题。

  感情问题

  @香香姐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活动


永康日报 永报佳缘 00007 2020-04-07 永康日报2020-04-0700005;永康日报2020-04-0700006;永康日报2020-04-0700007;永康日报2020-04-0700008;永康日报2020-04-0700009;永康日报2020-04-0700011;永康日报2020-04-0700014;永康日报2020-04-0700015;永康日报2020-04-0700016;永康日报2020-04-0700010;永康日报2020-04-0700012;永康日报2020-04-0700013;永康日报2020-04-0700017;永康日报2020-04-0700019;永康日报2020-04-0700018;永康日报2020-04-0700020 2 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