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文章导航

  教育不落一人 课件量身定制

  新永康人子女有了“空中希望课堂”

  □记者 李梦楚

  本报讯 1日9时,我市堰头小学学生龙润东准时坐在电视机前,在父母的陪伴下收看《开学第一课》。“我们春节前回了老家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板拉村,这里既搜不到永康电视台,网络信号也不稳定,用不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学习设备。知道同学都已经开始上课了,我心里很着急。父母也担心我赶不上学习进度,甚至想留在老家务工,让我就在老家上学好了。后来老师给我们打电话,说教育局专门针对我们这批学生开了‘空中希望课堂’,我和父母很惊喜,第一时间赶了回来。”龙润东说。

  据了解,我市“空中课堂”于2月10日正式开课,通过广播电视台、电信、移动等平台深入千家万户,让学生不在永康也可随时投入学习。

  由于新永康人众多,我市14多万学生中新永康人子女占比超过25%,从掌握的情况看,今年返乡过年的新永康人子女有3.15万人,其中少数民工子弟学校不具备开“空中课堂”条件,还有部分学生远在外省偏远山村,“空中课堂”难以开展。不能解决这批学生的学习问题,甚至有可能会让家长决定留在老家务工,影响我市企业复工复产。

  “只要孩子愿意学,哪怕只有几个学生,我们也要为他们提供科学、丰富、营养的‘自助学习大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市教育局局长谢滔说,随着我市包车、包专列接新永康人“回家”,已有1.2万新永康人子女陆续返永。考虑到这批学生基础薄弱,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市教育局结合国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实际学情等进行综合分析,组织全市207名老师组成的精干团队专门为新永康人子女量身定制课件,打造“空中希望课堂”。

  为保证教学质量,参与课程制作的成员都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等。课程涵盖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各个学科,内容低起点、缓坡度,具有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小学段为20分钟一节课,中学段为30分钟一节课,每个课程都设有2个到3个学习任务。除课本知识外,还有新闻联播、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眼保健操、心理辅导等课程。2日起,“空中希望课堂”每周一至周五进行直播。为方便学生温故而知新,每个课程都可以重复点播。正式开学后,“空中希望课堂”授课团队还会到薄弱学校面对面帮扶新永康人子女。

  为了确保教学不漏一人,市教育局利用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对未返永的学生进行精准排摸,掌握每一名学生的返永动态,让各校教师与返永学生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尽快投入“空中希望课堂”学习。考虑到家长上班后学生可能没有学习设备,市教育局还鼓励各大企业开放党员活动室,组织企业里的员工子女统一收看“空中希望课堂”,一方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让员工更安心工作。除此之外,市教育局还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让心理教师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新永康人子女的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永康日报 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00003 2020-03-05 永康日报2020-03-0500007;永康日报2020-03-0500008 2 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