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价出售游戏账号
我市一游戏玩家被骗2万多元
□通讯员 张紫薇 陆潇雅
受疫情影响,我市各中小学校都推迟了开学时间,不少企业也推迟了复工时间。于是,玩游戏成了很多人消磨时间的方式。不法分子则趁机利用受害人想要高价出售游戏账号、急于提升游戏体验的心理实施诈骗。
案例一
2月20日,家住东城街道某村的小高打开手机游戏,收到了一条希望添加其为游戏好友的验证消息。对方称,看到小高游戏账号的装备等级较高,愿意出2350元购买他的游戏账户。喜出望外的小高立马通过了验证,并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称为了保险起见,让小高将账号挂在一个叫“酷坚拍”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小高在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并把游戏账号上架出售。没过多久,对方说已经在平台上购买了他的游戏账号。小高查看平台账户的余额,发现确实有2350元,于是申请了提现。可是这笔钱迟迟未到账,等小高再次查看时,平台账号显示已被冻结。
小高赶忙联系了平台客服。平台客服说小高因信息填写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需要充值与提现金额一样的钱才能解冻,充值的钱到时候会一并返还。同时客服还给小高发了一个银行账号。为了能顺利提现,小高通过手机银行给对方转了2350元。可这并没有让他成功提现。
客服又以账户余额不能是整数、操作异常等种种理由,不断诱使小高充值。小高前前后后充了26450.5元,却依旧没能成功提现。
等到客服说还要再充值27600.2元才能解冻账号时,小高才瞬间明白过来,自己遇上了骗子,于是赶忙报警。
警方提醒:玩游戏应避免过度沉迷游戏,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网上交易时,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网站,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填写个人资料,更不能向交易对象的账户直接汇款,避免上当受骗。一旦不慎上当被骗,要保留好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案例二
家住江南街道的小康(化名)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平时喜欢玩手游。但因未成年,每次玩了2个小时后,他就会被游戏防沉迷系统强制下线。这让他懊恼不已。
于是,小康上网搜索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的方法,找到一个自称可以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的“高人”,并添加了对方的QQ号为好友。
添加成功后,对方发来消息,称可以帮忙小康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但需要小康父母的微信辅助验证才行。为了方便操作,小康找了理由借来父亲的手机。按照对方的要求,小康提供了父亲的微信号。随后,对方又提出需要小康父亲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号。为了尽快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小康不假思索地向对方提供了其所需的信息,其中还包括一条验证码的信息。接着,小康按照对方的要求,将父亲的手机设置成了飞行模式。
五分钟后,小康见对方没有回音,便将父亲的手机恢复为正常模式,却发现手机上收到了好几条银行发来的扣款信息。这一下,小康慌了,立马将手机拿给父亲。小康父亲将微信重新登入后,发现微信余额和绑定微信的银行卡里的钱,全都被转给了一个名为“李新红”的新微信好友,共计2000元。在父亲的询问下,小康支支吾吾地讲述了整个事情经过。随后,两人来到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报案。
警方提醒:居家期间,家长要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作息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孩子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孩子的游戏时间,提醒孩子不要沉迷其中,也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交易,以免不法分子有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