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重点提案办理结果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建议”等10件重点提案,自2019年3月份交由市政府办理以来,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实效。现将10件重点提案的提案委员、督办领导、领办领导、承办单位、经办人、办理结果等予以公布(提案内容已在2019年4月16日的永康日报上刊登,现不重复),以便社会各界监督。
1号提案
关于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
监管力度的建议
提案委员:马雄英 督办领导:王浙强
领办领导:李浩锋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陈 庆
办理结果:去年以来,市政府以“双安双创攻坚行动”为总抓手,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放心粮油”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市跟踪评价,连续第三年获评金华市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优秀市。主要做法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严格标准、提升能力;创新举措、强化监管。全市240家阳光厨房、45家食品生产企业、60家食品小作坊、2家大型商超、4家校园食品配送企业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等专项整治34次,行政立案276件,刑事立案7件,采取强制措施30人。
2号提案
关于加大金融帮扶力度,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提案委员:陈琦红 督办领导:胡明星
领办领导:吕群勇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金方刚
办理结果:去年,市政府统筹“政、银、企”各方力量,推动金融环境持续改善。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金融存款余额1235.5亿元,同比增长10%,贷款余额1017.9亿元,同比增长10.6%。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96.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67.1亿元。主要做法是:围绕“谋增量”,全力引入金融源头水;破解“中梗阻”、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聚焦“降成本”,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感。同时积极做好困难企业融资帮扶工作,“转贷通”和“应急周转金”项目实现扩面增量,为企业出具帮扶函119份,累计协调解封转贷35起。
3号提案
关于加快主城区学校建设,
有效解决“入学难”的建议
提案委员:楼 希 督办领导:王 伟
领办领导:卢 轶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应 献
办理结果: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规划布局、财政投入、用地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优先支持,全面保障教育类项目实施。2019年计划实施教育类项目56个,其中在建工程29个,在建面积4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五金技师学院举行了开工仪式,永康三中花川校区进行设备安装,永康中学城北校区已主体结顶,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进行基础施工,永康外国语学校主体结顶,崇德学校一期工程完工,大司巷小学迁建工程进行粉刷施工。人民小学二期和民主二小进行施工图审核、大司巷小学江南校区完成设计招标、松石小学和金塔小学完成控规公示,解放二小进行控规调整。
4号提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
工业垃圾处置的建议
提案委员:吕朝庭 督办领导:林广平
领办领导:朱志昂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应华波
办理结果:去年以来,我市在经济开发区试点,探索工业固废“互联网+集中处置”模式,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付费、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建成工业固废在线监管和交易平台,线上交废与线下回收有机结合,创新推行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五步法”,实现低价值、无价值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化、收运规范化、处置无害化”,现已在全市推开。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第三方固废处置公司,截至目前,我市“无废城市”APP注册用户达3259户(其中企业用户3082户,个人用户24户),落实规范清运处置568家,已规范处置低价值、无价值工业固废7000吨。同时,明确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职责分工,加大执法力度,共查处非法处置工业固废案件70起,处罚金额116万余元,采取刑事措施7人。
5号提案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
南苑分洪渠区块建设的建议
提案委员:罗慧华 督办领导:朱世道
领办领导:朱志昂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应华波
办理结果:对南苑分洪渠区块进行开发利用,一直是历届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为推进该区块的利用,在综合考虑防洪问题和永康江拓宽计划基础上,由水务局进一步研究城市防洪规划和永康江拓宽规划,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分洪渠区块利用规划编制,结合城中村改造等统筹考虑。针对南苑分洪渠及其周边区块基础设施不足、公建配套功能缺失等问题,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优先考虑公建项目建设。对该区块内历史原因形成的存量违建,将由综合执法局、三改一拆办、江南街道等部门单位进一步深入排摸,结合下一步的开发利用予以处置。
6号提案
关于做好行政村调整
后续工作的建议
提案委员:周炳慧 督办领导:黄瑞燕
领办领导:胡增强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施志恒
办理结果:为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半篇”文章,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行政村融合促进大美乡村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各部门单位也先后出台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办法、村干部底线管理办法、过渡期村干部考核办法,激励新村干部担当干事;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去年有59个行政村通过“十无村”创建初步验收。截至去年11月底,40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8703万元,经营性收入36379万元,所有行政村总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8万元以上。
7号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工作的建议
提案委员:范春宝 督办领导:林飞雄
领办领导:朱志昂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应华波
办理结果:去年,市政府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管理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积极予以推进。主要做法:一是完善管理体系。成立市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各项制度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运行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安排了9000万元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和1200万元的运维管理资金;二是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全市推进以截污纳管、源头管控、规范排水为重点的“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加快老旧管网有机更新。去年已完成5个镇、2个区、19个镇级工业功能分区、10个生活小区的建设,基本完成4个镇建设;三是加强运维管理。在2018年完成15座3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基础上,去年又完成了50座。
8号提案
关于做好博士大会
“后半篇”文章的建议
提案委员:章竟成 督办领导:胡潍伟
领办领导:周启标 承办单位:人才办
经办人:张 扬
办理结果:去年,市人才办充分利用博士大会余热,做强“永康博士大会”品牌。16个镇(街道、区)同步成立乡贤理事会,并落实专职人员、常态化对接等工作制度。在不同领域和地域分别建立“永康籍人才智库”,截至目前,“人才智库”已有1000多名永康籍博士教授。先后成立杭州分会、西安中西部分会、深圳大湾区分会、上海分会4个分会,签约十余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7亿多元。去年5月份,又出台了《服务永康籍在外高层次人才五项举措》,惠及永康籍在外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590余人,进一步激发永康籍在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家乡热情。同时为弘扬乡贤文化,联合主流媒体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形成多元立体的宣传体系,对永康籍在外优秀人才进行宣传报道。
9号提案
关于进一步做好五金涂装行业废气
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建议
提案委员:应秋艳 督办领导:胡明星
领办领导:徐 锴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袁如飞
办理结果:去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PM2.5为35微克/立方米,提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AQI优良率90.7%,较去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主要举措:持续推进五金涂装行业整改。在完成655家五金涂装企业整改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建立长效常态监管制度,持续开展排查,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新发现企业337家;召开五金涂装企业污染整治培训会,要求企业从原辅料替代、生产工艺及管理的改进、生产装备水平的提升、废气收集措施、末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选择最佳可行性技术,为企业升级改造提供技术保障。成功召开金华市蓝天保卫战现场会;相继成立了各镇(街道、区)生态环境所,并建成13个镇级空气自动站和1个经济开发区综合站,全域实施乡镇空气自动监测;召开全市扬尘综合整治现场会,全域推进建筑工地“七个100%”防尘措施;规范渣土车运输管理;创新秸秆焚烧高空瞭望监控管理。
10号提案
关于深化城区垃圾分类
工作的建议
提案委员:俞晓蕾 督办领导:林飞雄
领办领导:朱志昂 承办单位:市府办
经办人:应华波
办理结果: 我市高度重视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已连续2年将其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去年完成了3个垃圾分类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条“定时定点”商业街和1个“定时定点”小区建设,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72.9%;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分类意识;二是强化基础建设,提升处置能力;三是强化部门合作,落实要素保障。
□记者 童英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