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市去年年产保温杯6亿多只
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永康杯迈入“千元时代”
开栏语: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富有创新精神的“永康制造”从不落伍。过去一年,应对经济“逆周期调节”,五金企业迎难而上,创造持续上升、高质量发展的民营经济奇迹。今起,本报开设“行业年报数读”专栏,且看五金各大产业的创新作为。
行业年报数读
我市保温杯产业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如今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据市杯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拥有保温杯生产企业300多家,配套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6万余名,年产保温杯6亿多只,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
基于更好协调统筹保温杯行业发展的目的,13日,我市召开不锈钢制品行业协会换届大会暨五届一次会议,将不锈钢制品行业协会更名为永康市杯壶行业协会,提出“数字化”“抱团”等发展新思路。
创新驱动
产品迈入“千元杯”时代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样品间内,钛杯陈列柜总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参观者的眼球,“钛度”系列保温杯的命名正呼应该公司对产品创新的态度。
在长达近7年的研发探索过程中,飞剑公司在钛杯的抽真空、焊接、表面结晶处理等技术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为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飞剑公司测试数据显示,注入钛杯内的开水常温下经过6个小时后温度不低于64摄氏度,经过16个小时后温度不低于45摄氏度。
据悉,早在一年多前,飞剑公司的研发就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在公司董事长夏飞剑的坚持下,该系列钛保温杯历经十四五个月跟踪验证,确保产品性能非常稳定,才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目前,“钛度”系列钛保温杯的市场售价为600元到1000元,价格比普通保温杯高出10倍左右。
飞剑公司率先在保温杯行业内进行钛材料的创新应用,引领我市保温杯行业升级换代。
钛的运用,带给保温杯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原来的最普通不锈钢材,升级到304不锈钢材,再到医用级的316不锈钢材。现在,我市保温杯行业在做更大一个跨度的升级,引入钛金属材料,为保温杯附加值的提升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创新,成为我市保温杯产业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撑,从低端以量价取胜到高质量发展,站上世界级的竞争舞台,永康五金赋予保温杯产业更多内涵。
智能制造 打破微笑曲线“制造谷部”格局
不再依赖手工校准,不再需要手动上下料,逐个产品打标的生产方式即将成为过去……在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打标车间,人工操作和智能制造两块区域的生产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打标装备体系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只见4个保温杯盖子在高速履带的带动下,迅速进入指定位置,经过挡条的精细校准以及激光感应拍摄探头的定位后,打标激光头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三行英文标识被准确印制在指定位置上,整个过程只需4秒钟。
“根据设计,我们会在两端配置机械手负责上下料,整个打标环节可以实现无人化。接下来,8组智能打标设备到位之后,需要人工操作的仅为系统设置部分。”哈尔斯公司供应副总裁吴兴说。
智能打标体系仅仅是哈尔斯公司整个智能化改造的一个单元,目前,哈尔斯公司智能化改造采用多点开花,连线发展,最终谋求全域智能生产的模式,金工、喷涂、焊接、打标等生产工序同步推进,除了智能打标装备外,其他智能制造设备已经完成研发,并陆续进场安装改造。
正如哈尔斯公司一样,我市保温杯产业智能化改造如火如荼,飞剑、南龙、安胜等企业同样取得显著成效,车间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生产端的提质增效,打破微笑曲线对传统制造的定义。
自主品牌 市场扩张亮出新“成绩单”
从产品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现在,南龙集团通过布局国内的电商市场,试水布局自主品牌市场,成绩斐然。在亚马逊平台上,经过前一个圣诞节的“爆单”,南龙公司的多款自主品牌保温杯链接销售快速爆发,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和日本的诸多消费者。
在南龙公司董事长应高峰看来,品牌的积淀已经成为国内保温杯生产企业的软肋,同样的质量、功能,贴上一个标签,国外保温杯行业巨头的产品售价就可以高出国内产品好几倍,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品牌的打造。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品牌建设,是企业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南龙公司正依托现有的企业布局,全力打造高端自主品牌,助推企业升级。以设计带动品牌,将成为该公司未来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向。
“当然,品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尽快实现品牌转型,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提高对产品的接受度,必须要求企业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和提高市场洞察力,紧跟市场潮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应高峰说。
聚焦高质量发展,以高品质产品、高效率制造、高效率流通为支撑点,创新驱动为核心,我市保温杯企业逐步形成渠道、品牌、技术、质量、服务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将自主品牌形象推向国际市场,并瞄准市场把握时机,继续拓展国际化战线,力争海外市场实现新一轮增长。
抱团发展 强化杯业“块状经济”优势
“经过25年发展,我市保温杯产业取得不斐成绩,产量在国内外同行中遥遥领先,但是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我们更应该紧紧抱团,以杯壶行业协会为桥梁,共同维护永康杯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新上任的杯壶行业协会会长欧阳波说。
目前,我市保温杯产业转型升级处于重要端口,人均劳动生产率、企业生产数字化和标准化、自主品牌销售占比以及企业盈利能力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外贸依存度却始终保持高位;同时,企业的生产成本、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产业梯度转移等各方面的压力持续加大。
对我市保温杯产业来说,高度集聚的规模效应凸显产业抱团发展、产业生态圈构建的无限可能,谋求在加强科技创新、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推进三品战略实施、寻求行业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自强革新、自我突破,从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保温杯产业积极参与各项标准制定,争取行业话语权,《不锈钢真空保温容器》国家标准以及《单层玻璃口杯》和《双层口杯》行业标准已经报批,《日用保温容器》《杯壶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不锈钢真空旅行壶》(日杂行业)团体标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塑料饮水口杯》《钛杯》《不锈钢真空烤瓷保温杯》《金属饮水瓶》4项行业标准已经立项,《儿童杯壶》行业标准和《杯壶类产品术语及定义》国家标准正在立项。
据悉,接下来,我市杯壶行业协会将进一步梳理行业的痛点,聚焦打造更多单项冠军,推进数字化生产,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转移升级,延缓梯度转移的进程,为保温杯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留白”。
□记者 吕高攀
飞剑公司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