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减一无”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
□记者 王靖宁
本报讯 “不仅材料越交越少,连办事地点都越来越近,医保改革真的好!”近日,家住象珠镇的应先生谈起近年来看病报销的变革,一个劲地竖起来大拇指。应先生近年患病后经常需要到杭州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一种特殊药品的费用必须回到我市报销。如果是以往,应先生办理该类特殊药品报销必须到市医保局业务窗口,仅路上来回就要两个小时。改革后,应先生可就近到镇街区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办理,不必再专门跑趟医保局,大大减少了办事时间。
这一幕的背后,是市医疗保障局紧扣医保经办工作的堵点和痛点,通过扩点、下沉、前移等方式和“三减一无”改革(减事项、减材料、减窗口、无证明)实现自我瘦身,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成果。
今年以来,为方便群众办事,市医疗保障局将零星报销受理、异地居住备案等事项下放各镇街区基层卫生院办理,将规定病种备案申请、转外就医备案等事项下放综合性医院办理,并在原16个镇街区农商银行网点开设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基础上,新增20个医院医保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办理30余万人,减少群众跑腿1万多次,实现了医保事务“延伸基层办”。
同时,市医疗保障局将协议管理申请登记、医疗保险关系转移、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等事项纳入浙里办平台,方便群众网上办事。同时,通过开展“无证明城市”改革,梳理出了7项取消证明事项业务。目前,市医疗保障局已累计让办事企业、群众免提交各类证明3480件,实现了医保事务“网上自助办”。
不仅如此,市医疗保障局还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配合完成“出生一件事”“身后一件事”“退役军人一件事”“关系接续一件事”等,实现“一件事”部门联办,大大减少了群众周转于各个部门的时间,实现了医保事务“集成部门办”。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我市参保人员外地就医,市医疗保障局还积极与省、金华信息业务对接,将剩余11家开展住院业务的定点医院全部纳入省内异地联网医院,并于9月份正式实现我市参保人员赴上海就医门诊刷卡结算互联互通,实现了医保事务“异地立即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我市医保经办窗口由原来15个减少为5个,窗口日办件量由原来400余件减少为100余件,办事等待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缩短到现在5分钟,承诺期限平均压缩80%。下一步,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深化“三减一无”改革,医保经办逐步过渡到“无窗口”办理模式,为打造全国医保经办最便捷省份贡献永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