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医共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市一医一体化病房落户开发区分院
□记者 李梦楚
本报讯 日前,市一医医共体经济开发区分院举行了康复医学、全科医学一体化病房开科仪式。这标志着我市医共体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据了解,市一医开发区分院成立于2010年,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9万。2017年该院搬进新综合大楼后,医疗服务随之提升,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但由于成立时间短、专科医生少、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院内80张床位不能物尽其用。
如何充分发挥分院的优势,有效激活医疗资源,同时缓解总院“一床难求”的现状?市一医医共体成立后,市卫健局和市一医总院多次召开协调会,最终考虑到开发区分院与总院相毗邻(距离只有1.5公里)的优势,决定在市一医开发区分院开设一体化病区。
一体化,体现在检验检查设备资源的共享上。通过技术手段,市一医已经实现医学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同质化服务。
一体化,还体现在医疗技术资源的共享上。此前,市一医总院已选派专家到各分院排班坐诊,从“输血”到“造血”,带动分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支持开发区分院一体化病房建设,总院又派驻4名医生、2名康复技师和10名护士入驻开发区分院,与分院原有的10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了26人的医护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全科医学病房面向的是社区与家庭,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提供长期综合性的服务;康复医学病房则是总院康复医学科的延伸,提供与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满足了基层患者就近进行康复的美好构想。
下一步,市一医还将总结开发区分院一体化病房建设经验,与各分院统筹发展规划,促进“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医共体建设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