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大家说吧

文章导航

  芋农争当永康农产业开拓发展先锋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国荣

  好东西需要源源不断地产出,才能成为市场持久供给的拳头产品。舜芋作为我市的一大特色农产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谋划、扶持和正确引导。

  毛芋艿,相信很多人都吃过。“舜芋”,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看了本报10月8日5版的报道,才知道“舜芋”的来头这么大,居然是中国上古帝王在历山亲手躬耕出来的美味佳肴,而且传世几千年。如今已成为永康极具特色的名优农产品,还荣幸地三上“雪龙”号,为科考人员补充营养。

  一地的农产品,有一地的特色和味道。“个大、皮薄,芽浅红色,肉白,肉质粉糯,口味佳,耐贮藏,煮蒸炒烩均味美……”这么一说,似乎挑逗起味蕾神经,吊足了胃口,食欲立马就上来了。十分佩服“舜芋贩子”张献其先人一步的市场眼光和开拓精神,在20多年前舜芋贩销队伍还没形成时,他就投石问路“挑担”上海。“一天三五吨,运到就销售一空”,去年更是将上千吨舜芋输送杭州、慈溪、余姚等地。张献其这个生意场的“红娘”做得太好了。

  好东西都需要分享,分享出去大家才知道好之所在。古代帝王种芋艿,只是自食,是不会与民分享的。而我们现在要分享的不仅仅是享用,还同时包括广为人知的宣传,以期打响品牌,提升竞争力。舜芋数十年来能够畅销沪杭甬等大中城市及国外,深受食客喜爱,而且价格远高于普通芋艿,这与“红娘”们的积极推销,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打造自主品牌,先后申请注册了“永康舜芋”“舜城糯芋”商标等一系列举措分不开的。舜芋三度随“雪龙”号科考出征,科考人员用“皇家膳食”补充营养,那么老百姓也需要补充营养。这一搭载,“搭”出了知名度,“载”出了成为远销国内外的炙手货,是一次难得的品牌宣传与推广。

  好东西多多益善,需要源源不断地产出,成为市场持久供给的拳头产品。舜芋作为我市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和种植农户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了积极的谋划、扶持和正确引导。为避免过往“致富芋”屡成“伤心芋”的情况再现,我市吸取了散兵游勇难以立足市场的教训,逐步展开规模化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舜芋的种植规模,并通过多方面的资源整合,让60余位协会会员以及种植户形成多个“统一”,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单位产出,促进了农民增收。这充分显示了规模化、大而统的合力,比起“张献其们”当年艰苦创业“跑单帮”轻松多了。

  好生意好产业,遇上了好时代好政策。如果搭载“雪龙”号远征是一次品牌传播,那么芋农主动出击、跨省种植更是对舜芋的远播。塘花村村民张浙福看好永康舜芋的广阔市场前景,尝试将舜芋引种到河北是一个大胆的举动,至少当地的土地应该比永康多而廉价。期待并乐见这位浙江“福将”丰收,吃下的700亩土地能成功收获800多吨舜芋。他是与当年张献其同样有市场眼光和远见的农产业开拓先锋,如此“借腹生‘芋’”“南芋北种”,把永康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播向远方,扩大舜芋市场的供给和品牌竞争力,正符合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改革开放的智慧和勇气,比舜帝石城山驻跸之伟举更具现实意义。


永康日报 大家说吧 00002 2019-10-21 永康日报2019-10-2100018;永康日报2019-10-2100019;永康日报2019-10-2100022;永康日报2019-10-2100021;永康日报2019-10-2100020 2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