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百岁老人齐庆生

  日前,龙山镇举行百岁老人庆生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集体为该镇8名百岁老人庆生。

  活动现场,老人们戴起礼仪带,唱起生日歌,共吃长寿面,并集体合影留下珍贵纪念,十分温馨。同时,龙山镇卫生院为老人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家庭医生服务,为老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 王靖宁 摄

  寺口换钱 石江换美食

  西溪各村探索有害垃圾“变废为宝”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近日,西溪镇寺口村村民董阿婆吃完晚饭后,带上纸袋准时来到村口的樟树林散步、“寻宝”。每次看到空矿泉水瓶、废电池、纸巾等垃圾,她就捡起来塞进袋里,半个多小时后捡了5个瓶子和其他一些零散垃圾。

  “年纪大了,饭后出来散散步,就当运动,看到这些顺便带走,不仅能保洁环境,还能换点钱,一举两得。”董阿婆说,自去年村里每月定时回收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后,村里的部分老年人就开始渐渐有了捡垃圾的习惯,瞧,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

  2017年,寺口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按照上级部署稳步推进。去年村里积极探索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兑现工作,建立了“村民收集分类、定点兑换”的垃圾回收处理模式,推进有害垃圾的有偿回收,并定在每月的20日统一地点回收、兑换,切实破解垃圾分类难的问题。

  9月20日听到广播提醒后,董阿婆就带上保存了1个月的矿泉水瓶、废电池、农药瓶等“宝贝”到集中点,共换了50多元。“自这项工作开展后,村里可回收和有害垃圾都成宝了,大伙争先收集再兑现。”寺口村村委董方红说,垃圾分类难在科学归纳分类,试行该办法后村民参与积极性高了,待统一兑换后再现场分类,然后专业公司回收清运,从源头解决分类难之困。

  据悉,寺口村位于西溪影视基地核心区,有400户1000多人。近几年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剧组扎堆入驻拍摄,游客纷至沓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影视网红村”。为此,村里在全力推进农房改造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创新每月定时兑现有害垃圾的方法推进,根据制定的标准,废电池、废灯管灯泡、农药瓶每个换0.5元,玻璃瓶每个换0.1元。

  经过1年多的试运行,寺口村累计拿出数千元予以补贴。上月20日当天村里就支付了近千元,其中多的村民换了300多元,少的也有30多元。“这项工作开展后,村民们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无形中增强了村凝聚力。” 董方红说,通过这种方式既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展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序推进了美丽乡村发展。

  此外,石江村也积极创新垃圾超市兑现模式,该村共设置了2家超市兑现点,方便村民们将有害垃圾换成美食稳步推进,仅去年就收集废电池等有害垃圾450多公斤。

  据悉,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西溪镇坚持党建引领、责任到人、以点带面推进山区特色垃圾分类工作,构建了以党建引领让垃圾分类指导常态化的基础上,探索开展了宣传多样化、处理特色化、奖罚制度明确化3种模式稳步推进。目前,该镇各村纷纷创新方法方式让“分类难”向“我要分”转变,稳步助推美丽乡村发展。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3 2019-10-12 永康日报2019-10-1200016;永康日报2019-10-1200017;永康日报2019-10-1200019;永康日报2019-10-1200005 2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