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寒冬花开春暖 谋发展蹄疾步稳
“
26日上午,市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近200名市影视办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永康影视人共聚一堂,见证这一年一度的行业大事。
□记者 高婷婷
回顾:“政策+”多方团结抵御影视寒冬
2019年,国内影视行业可谓是迎来了不小的“寒冬”。随着前几年各路资本蜂拥而至的影视红利期退去,政策收紧、内容管制的加强,影视界呈现萧条冷清的一面。
对于正处于影视发展成长期的永康来说,影视寒冬既是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寒冬的到来,意味着影视产业正在进入调整期,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永康影视人分析产业形势。
去年6月,我市《关于扶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一经颁布就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含金量极高”的“影视新政”。《意见》鼓励影视文化企业拓展延伸服务,鼓励影视版权交易,对网络大电影、网络剧播出进行奖励,并对在永康注册的影视文化企业给出了长达10年的财政奖励等。
永康“影视新政”落地开花,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越来越多的影视文化企业选择入驻永康,越来越多的影视追梦人来永发展。截至目前,在永注册影视企业共1650家,公司538家,工作室1112家,注册资本44.29亿元。2018年永康影视产业产值达到31.1亿元,同比增长51.1%。
政府有作为,民间有担当。2019年,永康影视作品创作持续发力,精品不断,体量档次进一步提升。由本土影视公司出品的院线电影《蓝色生死恋》在年初登陆院线,首部本土题材院线电影《大明监察御史》杀青。《岁月苍茫天地间》《奔跑的高跟鞋》《婺乡恋歌》等正在进行剧本创作与修改。
除此之外,永康影视基地品牌不断唱响,永康主动接受横店辐射,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引流揽客。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四大影视基地共接待剧组150余个,拍摄收入5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带动三产消费4300余万元。
展望:立足本土凸显特色发展趋势
在收获硕果的同时,影视人也清醒地看到了我市影视发展的不足之处,谋定而后动。
市影视办主任胡潍伟提出,目前,我市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影视企业有数量缺质量、土地要素制约、产业链尚未形成等。
今年以来,市影视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出台了《影视企业跟踪管理服务制度》《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月报制度》《影视规上企业进退库研判制度》等,通过实地上门走访的形式,逐一对现入库企业进行当面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企业情况,掌握企业运营动态,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发展环境。
优惠的扶持政策和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影视企业、影视人乐于扎根永康。但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影视产业的环境下,永康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名片?市影视办提出:依托“五金之乡”的雄厚工业实力,深入挖掘永康影视产业特色元素,应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影视基地的道路。
市影视办提出,要充分利用永康工业发达,民间资本雄厚等优势,逐步发展建设影视金融中心、影视版权交易中心、影视衍生品设计和制造中心等,努力拓展影视文化产业链,打造永康影视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引进一批标杆型领军企业;二是加快培育一批本土重点企业,同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能进能退,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催生一批本土优秀影视文化企业。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场的永康影视人表示,影视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注定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曲折前进。面对前进路上的阻碍,他们将利用好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为推动永康影视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精彩发言
方岩风景区石鼓寮影视城:
2018年是永康影视蓬勃发展的第五年。石鼓寮影视城也迎来了收回国有后的第五年。在方岩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市影视办的领导和带领下,石鼓寮影视城以优美的风景和优良的服务,共接待了83个剧组拍摄,完成场地费收入为376万元,同比增长31.74%。
艺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永康市委、市政府对影视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影视文化产业的好政策,经过深思熟虑,我最终决定把公司落户到永康,融入到永康影视文化的大家庭中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永康影视办的大力支持和影视同仁的帮助,借此机会对影视办和给予我帮助的永康影视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盈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我们立足永康本土题材,深入挖掘永康的历史文化元素,通过影视剧的表现形式搬上银幕,向社会传播出去。
我们秉承专业的经营理念,诚信进取、精心制作的要求以及优秀的工作团队,我们将充分借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立足文化精品战略,在市影视办的指导下,做精品剧、良心剧,并以精益求精的宗旨把公司打造成具有长远影响力的影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