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凝神强基聚力 务实创新出彩
基层党建“永康品牌”风正帆扬
□记者 颜元滔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按下历史的回放键,我市经济社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新优势加速形成、新动能加速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蹄疾步稳、成效日显。紧跟改革发展的铿锵步伐,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深化提升,不论是持续推行治村导师,“一村一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是“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全领域开展“初心五检”,抑或是创新实施“车间党建”助力企业发展,一个个红色品牌,成为我市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张张金名片,激发了全市党员干部为高质量发展奋进拼搏,强担当、重落实,用实际行动展现拼搏奋进的绚丽华章。
97名治村导师
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小场景
这段时间,城西新区花川村党支部书记姚舒拉行程颇满。作为治村导师,姚舒拉不仅要亲力亲为指挥本村夜市的改造工程,还要与附近几个村的村支书交流“四城联创”经验,并前往武义参与山海协作的交流指导。在姚舒拉看来,多走多看,不仅是输出经验,也是学习借鉴,所以哪个村要求帮忙指导规划,哪个村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乐意前往。
我市从2015年开始,按照“政治过硬、素质良好、经验丰富、群众公认、特色鲜明”标准,从党建工作示范村、美丽乡村样板村的党组织书记中选聘市镇两级治村导师97名,以强带弱、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系统加强全市402个行政村的政治引领、党建提升、美丽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较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每年倒排一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立导师引领“1+N”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每名治村导师结对帮带1-2个党组织,每月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讲党课、传党务、强阵地等活动,参与“乡镇党委会开到村”问诊开方,三年来推动112个低星级党组织整转提升到三星级以上。我市按照“组织共管、党员共育、发展共促”原则组建37个农村区域党建联盟,15名市级治村导师、22名镇级治村导师分别担任联盟党委书记,通过支部联姻、党员联合大会等方式,让导师做给书记看、带着书记干。通过举办治村导师论坛,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民宿旅游、保护古民居等主题,分享基层工作经验和服务群众感悟,帮助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措施。针对村班子不健全、信访问题突出、发展滞后等5类问题,我市组织开展“治村导师大巡诊”活动,现场把脉、集中会诊,把“病因”找准、“药方”开实。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