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多把变革“金钥匙”,打开美好新生活

  70年保障住房让无数百姓圆了安居梦

  开栏的话:长河流淌,斗转星移,转眼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忆往昔七十年风雨兼程,看今朝新永康城乡巨变:扩城提质,绘就秀美新画卷;绿色打底,宜居宜业魅力彰显;乡村振兴,村美民富悄然蝶变……城乡新变化,“变”出美好新生活。今起,本报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辟“壮丽70年 蝶变新永康”系列报道,从住房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秀美山水等角度梳理城乡建设辉煌成就,献礼新中国成立70年。

  70年前,新中国成立,受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等多方因素制约,住房供应无法满足当时需求。

  70年间,永康这座小城的住房保障与经济高速发展交汇互见,见证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13000多套集资房、1662套经济适用住房、600多套公(廉)租住房、1300多套(间)新永康人之家、2700套人才公寓......从配租到配售,从实物到补贴,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据揭示了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织起一张密实的住房保障网,让无数百姓圆了“安居梦”,改善了住房条件,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时期的起点上,从城市的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这张住房保障网从延续城市文脉到留住美丽乡愁,还在越织越广、越织越密。

  如今,放眼永康,城区有城区的活力,乡村有乡村的特色,不论是城区还是农村,人们对更好住房、更优美环境的需求正在被日益满足。未来,不断涌现的住房保障新形式将适配更多层次的保障需求,跨户籍、降门槛等保障新举措不断扩张保障人群范围,共同促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目标真正全面实现。

  “

  一份文件吹出我市房改春风

  时代背景:上世纪80年代

  时代产物:集资房

  让老百姓住有所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史。

  1985年,一份《县委、县政府关于城关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住房改革的决定》的文件出台,我市成为全省房改试点的三个县(市)之一。

  文件提出,我市的房改将分三种类型进行:原有旧公房折价出售;个人集资单位联建;政府给政策建单幢48平方米“有天有地”住宅。

  作为第一批房改的受益者,现年60多岁的市民老罗有着述说这段历史的话语权。上世纪80年代末,老罗作为市政园林管理处员工,和其他14名同事一起,参与集资购买了南苑路一处套房,面积75平方米,花费2万多元。

  随着老罗家庭成员增多,这属于他的首套房渐渐满足不了日常需求,于是,2000年,他以30余万元抛售,在四方小区顺利拿下了超百平方米的新家。

  “当时得知单位是原造价出售的,为赶上这样的好福利,当时月工资才百余元的我还大着胆问亲戚朋友借了房屋总价近三分之一的钱呢!”回忆这块天上砸下来的大“馅饼”,老罗笑呵呵地说,“如果不是赶上了单位集资建房的好时候,哪怕10年后也无法实现安居梦。”同期,除市政园林集资造起了新房外,水泥厂、物价局的集资房也在隔壁开始楼宇林立。

  和老罗一样,集资房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房改产物,确实有一批人通过个人集资单位联建的形式提前批享受政策红利。

  也在一次次尝试中,我市的房改之路辗转前进。通过这场干部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共有13000余户家庭购建了住房,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屋檐之下。由于成效显著,1986年,全国有30多个县市来我市“取经”,房改也在不断深入发酵。据统计,在近6年的时间里,我市共有5372户城镇职工家庭构建了住房,占城镇职工家庭总户数的60%以上,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20平方米,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至此,我市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住房的私有化让更多居民解决了住房难题,拥有一套自有新住房也成为人们新时代的追求。

  一张申请表让无数人唱响“好日子”

  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

  时代产物:经济适用房

  1998年,我市停止实物分房,逐步向住房分配货币化转变,住房保障建设正是那时刮起的春风。那一年,老百姓有了通过市场解决和改善住房条件的可能性,也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更有效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安居苑作为经济适用房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下的特色产物。

  安居苑开工建设时,让不少人一见倾心。经济适用房住房公开申购政策一出,立即掀起了购房热。“2003年,我的‘家’似乎一夜间安定,新过门的媳妇和刚拿到手的新房钥匙,让我整整激动了好一阵子。”在小区安居了十几年的市民陈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兴奋不已。

  对标当时户籍、收入等申请条件,陈先生逐一符合。就这样,不再需要东奔西走的租房,未过而立之年的他仅花费约16万元,分三笔交款后,一下子拥有了136平方米的大三房。而在当时,同地段的房屋差价高达近一倍。

  现在,如陈先生般,最早一批享受经济适用房的居民大多年龄已过五旬,由于中青年时便已迈出“安居”的步伐,没有住房压力的他们现儿孙承欢膝下,正过着稳定、和谐的“立业”生活。

  从安居苑到北苑一期、二期工程,一批批经济适用房的出现,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夹心层”的住房困难,让1662名买不起商品住房、又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城镇中低收入群众凭借一张申请表作踏入准入门槛,告别了租房、“蜗居”,一个个实现了安居梦,尝到了配售型保障房的甜头。

  一份快餐钱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时代背景:21世纪初

  时代产物:公(廉)租房

  “民以居为安”。其实,住房保障建设20多年的进程中,保障对象范围一直在扩大,保障方式更日益丰富,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完善。

  住房,始终牵动着无数城乡居民的心。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廉租房保障制度。

  在城南路一处住所内,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早晨,仍带有夏日余温的阳光跃进窗户,洒满整个房间。“40后”施阿婆有条不紊地洗漱完后,准备去附近广场练舞,顺道买齐当天食材。

  “做梦也想不到,我的晚年生活可以如此惬意,能在生活便利的地段安家,感觉自己占了个大‘便宜’。”施阿婆一脸满足。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一些国企改制,政府对其宿舍展开集中清理,部分人员失去住所后符合条件的会被安置到保障性住房,施阿婆就是其中的一员,转眼这一住就是10年。

  据施阿婆回忆,10多年前她居住的单位宿舍面积不大,区域功能划分混乱,整层住户也仅有一个厕所且常年臭气熏天。为了阻挡这股怪味,她甚至将唯一的一个窗户封得严严实实,导致整个房间几乎常年处于昏暗状态。

  “幸好有政府的关心和照顾,安排的住房明亮透气,相当于我原先住处的将近五倍面积,住起来可舒坦了!”施阿婆忍不住掰起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够到申请的各项标准,她的房租每月仅需50多元,若不享受任何租房补贴,这点钱怕是租金的零头都不够。

  为了扩大保障性租房房源,不断满足各个层次的住房需求,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难题,2014年,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管理,并逐年放宽准入条件,从去年开始把各类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条件从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提高到100%,申请对象范围扩大,受益面也同时扩大。

  其中,扩大保障范围后的效果十分显著。将新就业无房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同时实现阶梯式分级分档保障;向优抚对象、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适当倾斜,增加受益家庭数量。

  目前,公租房可以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毫无疑问的是,公租房的“兜底”保障,已成为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有效地减轻了城市化过程中困难家庭群体住房压力。截至2018年底,4000多名困难群众相继分配到改善居住条件的城南路、三马路等公(廉)租房,从“忧居”实现“有居”。

  600套

  1662套

  新永康人之家建设

  人才住房建设

  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将在2020年基本完成

  1300套

  2700套

  经济适用房建设

  公租房建设

  13000套

  集资房建设

  一把金钥匙打开新永康人之家

  时代背景:21世纪初

  时代产物:新永康人之家、人才公寓

  过去几十年,我市在经济发展中赢得不少焦点,而住房的更新迭代更是见证着城市发展的真实“年轮”。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新永康人来永,有的成为产业工人,有的成为城市建设者,为我市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由于身份、居住等问题,他们虽然一脚踏进了适合自己的劳动岗位,可另一只属于安宅的脚却始终无法顺利落地。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成了符合条件新市民住房困难问题的亟需突破口。

  从实际出发,我市分别从2000年确立了新永康人之家、2010年确立了人才公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公租房发展计划,切实增加公租房实物供给,积极推进租赁补贴,满足多样化需求。

  “永康,棒!” 来永一年多的浙江斐络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意大利设计师SEBASTIANOA用每月每平方8元的租金拿下了入住市总部中心人才公寓的“金钥匙”,忍不住用略显蹩脚的中文由衷地感慨来永拼事业的好待遇。

  高端人才引进能拿到这把“金钥匙”,那么农民工来永就业,能否也一视同仁?

  为了解决一批“新市民”住房困难,我市在外来人员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各镇工业功能分区和城郊、镇郊区域开展“新永康人之家”建设。

  食住在永康,数年不搬家,来自贵州的肖宝贵一家自入住芝英镇柿后村的“新永康人之家”后,仿佛觉得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联更加紧密,也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变身成为“新永康人”,开启“永漂”的幸福篇章。

  “房子卫生好,明亮宽敞,而且有24小时监控和专人值班,很有安全感,小孩在家里我们都很放心。”肖宝贵表示。

  这些价格低廉、配套设施完备的农村租房既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和文化娱乐,又解决了企业的用地问题,方便企业管理,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惠及当地百姓,同时,集中有序的管理还促进了当地治安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是保障性住房种类的一种良好补充。

  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在改善无数人住房条件的同时,还拉动了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永康人直把异乡当故乡,冠以“新市民”身份在这里安家,积极融入周边生活,为永康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次“出棚进楼”、转“危”为“安”,激发更多效益

  时代背景:21世纪初

  时代产物: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投资最多的时期。近几年,我市除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外,还加快了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进一步夯实住房保障制度基础。

  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背后,我市坚持投入力度不减、扶持政策不变,坚持多策并举、多向发力、形成合力,织密“住房保障网”,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不妨看看经济开发区杜山头村杜先生一次“搬”出危旧房后带来的实际效益。

  去年,杜先生望着自家的危旧房毅然下“狠心”决意拆除。要知道当时他原本的房子占地300平方米,经拆迁换来的却只有120平方米。

  今年,随着修缮整治的进行,杜山头村一天一个样。存在已久的多处违建已拆除,地面辟出了绿地,一排排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造的住宅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街面上的变化是外人能清楚看到的,自家房屋里的冷暖只有拆建的当事人才能体会。自从自建房拆除后,新添了绿植,加宽了过道。“果然不能仅看眼前的蝇头小利,这不,转眼这地块成了全村最高档的住宅区块。”杜先生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

  与危旧房相比,棚户区改造同样也有巨变。西山头村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即典型案例。

  “新房子造好了,孩子们都很满意,今后逢年过节全家人也能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看到一幢幢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今年70多岁的黄志强眼里绘出安居梦想的幸福底色。

  黄志强家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数十年风吹雨打,现在有些房梁已经断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以前儿女们都租住在外面,就我一个人守着破旧的老房子。平时虽然盼望着他们能回来吃顿饭,但是条件实在太差,他们都待不住。”回忆过去,黄志强感慨万千。

  正如黄志强所说,此前,西山头村由于各种原因已近20年时间没有批基建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民“住房难”。由于居住环境太差,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在外租住,“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儿孙无法承欢膝下,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显得有些寂寥。改造棚户区,让老人们的团圆梦也近在咫尺。

  现在,通过让原来居住在城镇棚户区的群众“出棚进楼”,1.45万户受益户数住进了配套完善的安置房小区;通过拆除、修缮加固等方式,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8500户,拆出了新空间,改出了新气象,住上了宜居环境。

  不论是城镇棚户区改造,还是城中村或危旧房改造,一个个家庭居住条件日益向好,折射出的是我市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不仅有效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还为提升人居环境、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我们将持续提升居住质量,以宜居标准为导向,重点提高住房保障力度、提高房产科技含量、物业服务质量等,从而打造更优质舒心的‘心意房’。”市建设局局长程可可说。

  站在新中国70年的风水岭上,可以清晰地看见,这张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正实实在在地兜起了民生福祉……

  □记者 应柳依

  总部中心人才公寓

  柿后村新永康人之家

  城南公租房

  安居苑

  溪心安置区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8 2019-09-27 永康日报2019-09-2700006;永康日报2019-09-2700018;永康日报2019-09-2700026;永康日报2019-09-2700023;永康日报2019-09-2700012;永康日报2019-09-2700007;永康日报2019-09-2700016;永康日报2019-09-2700013;永康日报2019-09-2700017;永康日报2019-09-2700019;永康日报2019-09-2700025;永康日报2019-09-2700028;永康日报2019-09-2700030;永康日报2019-09-2700029;永康日报2019-09-2700031;永康日报2019-09-2700032;永康日报2019-09-2700042;永康日报2019-09-2700041;永康日报2019-09-2700044;永康日报2019-09-2700043;永康日报2019-09-2700045;永康日报2019-09-2700046;永康日报2019-09-2700009;永康日报2019-09-2700022;永康日报2019-09-2700027;永康日报2019-09-2700040;永康日报2019-09-2700048;永康日报2019-09-2700054;永康日报2019-09-2700055;永康日报2019-09-2700057;永康日报2019-09-2700058;永康日报2019-09-2700061;永康日报2019-09-2700062;永康日报2019-09-2700060;永康日报2019-09-2700059;永康日报2019-09-2700052;永康日报2019-09-2700053;永康日报2019-09-2700050;永康日报2019-09-2700049;永康日报2019-09-2700008;永康日报2019-09-2700010;永康日报2019-09-2700014;永康日报2019-09-2700011;永康日报2019-09-2700015;永康日报2019-09-2700020;永康日报2019-09-2700033;永康日报2019-09-2700034;永康日报2019-09-2700036;永康日报2019-09-2700035;永康日报2019-09-2700037; 2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