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16家企业获“浙江制造”认证
品牌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是企业乃至区域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浙江制造”作为高品质、高水准本土制造的代名词,企业能够参与制定“浙江制造”标准,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在发展实力、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门槛。
□记者 徐敏
本报讯 近日,随着今年全省第二批“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发布,经济开发区再传好声音,全市累计主导和参与制定的51项“浙江制造”标准中,开发区企业占了32项;全市28家企业获得的52张“浙江制造”认证证书中,开发区就有16家企业获32张证书。
这些成绩充分彰显了开发区的企业、产品的区域影响力和标准“话语权”在五金制造业领域逐步增强,意味着一大批比肩世界一流水平的标杆企业和优质产品脱颖而出,企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已成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市首批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的企业,也是今年的《物联智慧云锁》浙江制造标准制定主要参与企业之一,自创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企业自身品牌建设。“浙江制造”给王力安防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上的提升,也是企业品牌建设上的里程碑,让企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2018年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王力安防公司凭借突出的品牌价值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跻身排行榜榜单第109位,品牌价值达271.62亿元,排名较去年上升7位,连续7年蝉联国内门业第一。
除了王力安防公司,在开发区的企业中,还有很多。哈尔斯、道明光学、中坚科技、安胜科技、超人科技、三锋、正阳等一批代表优良品质和标准的优质企业纷纷加入“浙江制造”的队伍中,成为各个行业领跑者。
记者了解到,为深入推动质量强区建设,开发区一直不遗余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对辖区产业、技术的催化效应。“就在今年新增的9个‘浙江制造’立项中,开发区的企业就占据了6个,涉及不锈钢器皿、休闲车、金属材料、特种材料等产业,这意味着开发区的企业进一步扩大了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影响力。”开发区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开发区下一步还将继续以“三服务”活动开展为抓手,坚持以问题导向精准服务、以解决导向落实服务、以满意导向检验服务,通过与推进质量强区相结合、与提升标准引领相结合、与品牌创建相结合,进一步开展点对点、跟踪式的个性化服务,以标准提档带动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业层次的升级,打造更多“浙江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企业,引领园区制造业整体提升,全方位推进质量强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