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英镇溪岸新村融合后首战告捷
时隔十几年 村民喝上“放心水”
□记者 何悦
本报讯 连日来,芝英镇溪岸村下西坑自然村热火朝天地完成了自来水管改造项目的扫尾工作。看着困扰村里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村民感到十分开心,对融合后的班子也更加信服了。
据了解,下西坑自然村原来的自来水管为私人安装,时隔多年,水管出现老化、破损现象,导致漏水的同时难免影响水质。“漏水多了,水费价格高昂,村民叫苦不迭,村里甚至因此欠了十几万元的水费。”溪岸村党支部副书记(原下西坑村党支部书记)应天佑说,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以前,村干部就开始探讨改造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以前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个问题常年拖着,影响村民日常生活。新村融合后,自来水管改造项目就成了要做的第一件民生实事。”溪岸村党支部书记胡云哲介绍,新村融合后,干部迅速行动,为各项手续奔波,发动老人做晚辈思想工作,获得村民支持,顺利收到141户计21.3万元的自来水管改造费,同时村里补贴20多万元,项目得以顺利启动、施工。
7月18日16时,下西坑自然村村民家中陆陆续续通了水。时隔十几年,村民终于又能用上“价廉物美”的自来水了。
对于溪岸村下西坑自然村来说,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也意味着该村开始了新的征程。“从前下西坑集体经济薄弱,干部战斗力不强,历史遗留问题多。这次自来水管改造项目的顺利完成,是让下西坑能够得到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契机。”应天佑介绍,借着自来水管顺利改造的东风,下西坑自然村对村内长年累月的乱堆乱放和环境卫生难题“下了手”。
因为自来水管改造项目让村民看到了新村融合后村干部的行动力和干事创业的决心,在环境卫生整治上,村民都格外配合,并且自发加入大扫除的队伍,甚至有一户多年啃不下的“硬骨头”也破天荒地松了口,家门口的乱堆乱放得到了解决。
下一步,下西坑自然村将牢牢抓住有利时机,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挖掘已有资源打造观光农业,以建设美丽田园为抓手,完成美丽村庄的蝶变。这也是溪岸新村谋求新发展的体现,真正把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办成实事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