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我市实行亮灯机制为项目建设提速

  义永公路木渠段攻坚一月完成政策处理

  □首席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131户,所涉房屋占地面积超7000平方米,10天完成协议签订,7天完成房屋腾空,3天基本完成拆除,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个月时间。”5日,提起义永公路木渠穿村段政策处理工作的“象珠答卷”,该镇党委书记施一军的话语里,还带着明显的激动。

  木渠段系义永公路第四标段工程,是义永公路永康段建设的最后一个节点。相较于其他标段或通过交工验收、或正式通车的现况,今年6月才完成招投标的第四标段工程进度显得有些落后,在我市首次对市领导负责重大项目进展实行对标亮灯机制时,被亮起了“红灯”。

  亮起红灯,意味着实际进度严重滞后。今年,我市建立重大项目亮灯机制,对项目进度进行动态监测,将监测结果与项目月度计划进行对标,将项目进展状态分为正常、滞后、严重滞后三种,分别以亮绿灯、亮黄灯、亮红灯进行标识。对比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月度实际进度占计划进度不足75%的项目,就被视为严重滞后,亮红灯;月度实际进度占计划进度95%及以上的项目,视为推进正常,亮绿灯;在正常与严重滞后区间内的,视作推进滞后,亮黄灯。

  “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项没有退路的工作。”施一军坦言,不仅仅是“亮红灯”的触动,还有山区百姓十多年来的期盼。在7月1日的主题党课之后,象珠镇拉开“红色七月”攻坚克难主题月的大幕,义永公路木渠段政策处理工作首当其冲,被定义为“一号项目”。

  7月初,象珠镇领导班子全体下沉入村,“以一对十”,即一名班子包干10户以上征迁户,开展工作。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该镇成立木渠村党小组,创新推出“党小组+”模式,主动上门送政策、现场办公促实效、集体会诊破难题。在送政策、解难题中,该镇建立了“领导班子—镇村干部—村民代表”联动机制,成立了10支征地拆迁“清零”攻坚队,以“晒拼创”为载体,对攻坚进度进行每日通报、实时排名。在“白加黑”“五加二”的连续作用下,最终赢得了全部征迁户的支持,形成了义永公路政策处理工作的“象珠速度”,推动义永公路永康境完成政策处理,亮起的“红灯”也有望转为“绿灯”。

  义永公路项目的顺利推进,是我市多措并举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据悉,在此前召开的市领导负责重大项目联络员会议上,不仅通报了18个市领导负责重大项目进展对标亮灯情况,与会人员还对每一个项目存在问题进行“会诊开方”,以此“督促+服务”重大项目狠抓进度,力求按计划完成目标。

  亮灯机制成了项目推进的“清醒剂”“提速器”。根据亮灯机制,亮灯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制度,连续三个月亮黄灯或是连续两个月亮红灯的项目,在进行挂牌督办的同时,还需接受市民问政。“市民问政,环节问政重于项目问政。”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称,首批问政项目已有初步计划,近期将组织实施。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9-08-06 永康日报2019-08-0600013;永康日报2019-08-0600014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