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亮剑”精神建起一座纪念公园
——抗美援朝成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保家卫国,永康11500多名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其中1477人被批准入伍,800多人奔赴前线作战,73人壮烈牺牲。为弘扬先烈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一批健在抗美援朝老兵的提议下,我市于2003年建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县级抗美援朝公园。14日,本报记者走进抗美援朝纪念公园,也走访了几位抗美援朝老兵,聆听他们当年的战斗故事和公园的筹建故事。
扫一扫 看视频
抗美援朝纪念公园志愿军纪念雕塑。
黄明军:这座公园是全体援朝老兵一生的丰碑
“中国工兵逞英豪,朝鲜战场奇迹造……”抗美援朝老兵黄明军所写的一首诗,将记者带回到那个无法磨灭的年代。
1951年,黄明军毅然奔赴朝鲜前线,后来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援越抗美、金城反击战……从18岁到51岁,黄明军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绿色军营。当他摘下帽子时,头上的一道伤疤清晰可见。他说:“当年在战场上,我的头被炮弹碎片击中,好在我比较幸运,活了下来,这就成了我的‘红色印记’。”
退休后,黄明军与其他老兵一步一步将抗美援朝公园建了起来。“你看这架战斗机,我们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它的老家在河南,解放军总装备部特意派人押运,整整走了两天两夜才到永康。”黄明军说,抗美援朝雕塑和纪念碑建好后,大家觉得再添点鲜活的历史教材更好,就有了把当年永康人民捐献的战斗机、大炮请回家乡的念头。2012年,80岁高龄的黄明军亲自上北京总装部并三赴南京军区争取坦克捐赠事宜。2013年3月,南京军区捐赠给公园的坦克开进永康城区,老战士们不顾年迈,兴奋地爬上坦克合影。
今年87岁的黄明军,走路有些颤颤巍巍,但他说:“我有时想来抗美援朝公园看看,就叫儿子送我过来,有时候走不动路,站着看看也好呀。”
徐其林:这座公园是老兵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如果美国人攻占朝鲜,中国很可能又遭受侵略,会有很多家庭破碎,所以我要去打仗。”今年86岁的徐其林,讲起当年参战原因,眼里透着坚定。
1950年,17岁的徐其林报考军校。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鸭绿江边。不少年轻战士奔赴朝鲜战场,徐其林也毅然报名。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誓书:“我坚决要求上战场,参加抗美援朝!”
在战场上,子弹是不长眼的。身为卫生员,徐其林见证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红十字包随身背,哪儿有伤员哪儿就有他。徐其林回忆,当时战况紧张,美军随时可能偷袭,卫生员还得做好抢救药物的准备,因为一旦药资受损,战友就可能得不到救治。
徐其林始终记得,和他在朝鲜战场上并肩勇往直前的,还有1476位永康籍志愿军。只要有空,徐其林总回去公园走一走,给游客作讲解,没人的时候就在英名录前默默地守一会儿。
“如果没有这些牺牲,哪来祖国的强大?如果没有老兵,就没有抗美援朝纪念公园。”这座公园由徐其林和他的老战友们以古稀高龄奔走呼吁,历时7年方才落成。为什么一定要建这个公园?徐其林语气哽咽:“我们活到了和平年代,更不该忘记苦难。这座公园是老兵们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李金朝:这座公园铭刻着催人奋进的历史痛点
今年已是98岁高龄的李金朝,面色依旧红润、精神矍铄。他胸前的一枚枚荣誉勋章,在微风吹拂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令人为之动容。
“我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的一名士兵,当时驻扎在山东省,抗美援朝一开始,我们就奔赴战场。”坐在公园志愿军雕塑前的石凳上,李金朝回忆起自己的抗美援朝故事。
“1953年,我们在前线和美军作战,我在战线前沿用机关枪扫射敌人。”李金朝指了指左脸颊上的伤疤说,记不清是哪一场战役,只记得一颗乱窜的子弹斜穿了他的脸颊,鲜血直流。李金朝说,单是半拇指大小炮弹入体的大伤,他便遭遇过不下3次。至于流血之类的“小事”,对战士们而言是家常便饭。
“受伤了,首长就安排我们到后方营地救治。命保住了,就继续上前线。每次回去点兵集合,身边总会少一两个战友。”李金朝不禁潸然泪下。
在我市,还有许多像李金朝一样的援朝老兵,他们所受的战争创伤并没有完全被抚平。抗美援朝纪念公园正是铭刻历史、催人奋进的历史痛点,它教诲我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寻访红色足迹 书写时代印记”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第十一组记者 丁新安 李梦楚 胡颖 马忆玲 程明星
□历史航标
铭记历史“活教材”
抗美援朝纪念公园也称雕塑公园,总面积17368平方米,坐落在城区飞凤桥南端。
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我市人民积极响应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号召,捐献了224981万元(旧币,价值相当于1架战斗机和1门高射炮)。800多名永康籍优秀儿女赴朝参战,73人在战斗中牺牲。
2002年,我市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组团赴朝观光访问。回永后老兵们组织成立了抗美援朝纪念活动筹委会,提议建起一座纪念公园,弘扬先烈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该提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2002年8月,市委、市政府发文批准纪念抗美援朝雕塑碑体建在华丰桥下游地段。市政府分次批拨建园资金几百万元,由原城建局完成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抗美援朝纪念活动筹委会带领志愿军老战士建成志愿军群雕、抗美援朝战史展览馆、凯旋门、碑亭等。
2003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纪念公园建成。
其中,最重要的志愿军纪念雕塑位于公园中心。雕塑顶端有紧握钢枪的志愿军战士和放飞和平鸽的朝鲜小姑娘,四周雕有志愿军战斗英姿。雕塑底座分别有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及志愿军战士浮雕。更重要的是,还刻有永康籍73名烈士英名,年纪最小的牺牲时只有17岁,最大的也不过37岁。
抗美援朝战史展览馆位于公园北面。馆内陈列着500多幅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史实的珍贵图片以及部分健在志愿军老战士珍藏多年的朝鲜战场的实物和图片。
公园里所陈列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都是抗美援朝时使用过的“真家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捐赠的1架歼六飞机、1辆62式坦克及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提供的2门三七高射炮分别陈列在抗美援朝纪念公园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