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我市一位花甲汉倾其所有挖掘推广金丝楠木

  投入前半生积蓄 搭上后半生精力

  前些天,本报正式推出了植树节特别活动——永报“读者林”的认领消息,在报名电话接踵而至的同时,大家对所谓的“神奇树苗”及其推广人吕游翁萌生了莫大的好奇。吕游翁何许人也?神仙楠又是何方神圣?

  近日,记者特去拜访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追梦者,围绕“他和金丝楠木之间的难解情缘、那个‘绿梦计划’背后的种种艰辛、他内心深处的自然和人生”,一探究竟。

  在西南地区森林里,吕游翁与野生老楠木拥抱。

  □记者 马忆玲

  吕游翁在四川偶遇引路人严师傅

  吕游翁带回的神仙楠种子

  吕游翁家的露天阳台,由一株神仙楠守护。

  一项“千年工程” 引发他的楠木情缘

  说起吕游翁和金丝楠木的这段奇缘,不得不提他本身的创业经历。1996年,吕游翁创办永康市古丽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与各种木材打起了交道,并且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2005年,在一次闲谈中,有人提出想造仿古建筑,这一重任就这样落到了吕游翁的头上。

  “既然要造,就得按高标准造。‘百年工程’哪够呢?我要造‘千年工程’。”下定决心,吕游翁便踏上了旅程。他先后考察了国内外500多处古建筑,考察得越多,对建造“千年工程”所需的材料就越发了解。比如说,石头要用坚硬的斑岩,这是吕游翁在参观完埃及金字塔后想到的,而砖头的灵感则源自于饱受风霜的西安古城墙。那么,可存千年的木材呢?

  有一回,吕游翁偶然闻知了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金丝楠木。据说,该树千年不腐、不变、不朽,古时是皇家专用的建筑用材。正当他处在柳暗花明的兴头上,一盆冷水迅速浇了下来。

  这些年来,面对这一弥足珍贵的“宝树”,学术研究领域的涉及者极少,以至于研究成果有限,更别提一本全面、科学的专著了。加之买卖双方的认知不足,黑心商贩常把一种名为“琴柴”的木材制成家具,再添加一点黄色染料,就伪装成金丝楠木售卖,“市场自然越来越混乱,真真假假的叫人难以分辨,普通人十有八九会上当受骗。于是,我动了一个念头:我要出本关于金丝楠木的书。”吕游翁说。

  并非林业科班出身,却要写一本科普书,难度可想而知。2006年始,吕游翁分赴全国各地市场,查看金丝楠木实物,由于不懂的问题甚多,最初免不了碰壁。但他骨子里的那点儿“好强”不允许他半途而废,向专家请教,找从业者了解,见到实物还要“刨根问底”。久而久之,吕游翁总算掌握了一套识别真假金丝楠木的本领。但这,远远不够。

  为了从源头上揭露假楠木的真面目,2017年秋季,吕游翁独身赶赴“死亡之谷”——黑竹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寻找琴柴。这个连指南针都失灵的古怪地方,70%被森林覆盖,常有云豹等兽类出没。前路的艰险早已了然于心,他却还是“偏向虎山行”,只为拍到琴柴的真容,写进书中。

  冒险深入无人区 意外寻得神仙楠树子

  “打假”完毕,吕游翁开始向新目标出发:寻找野生活立木。

  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江西……吕游翁翻开一张金丝楠木分布图,幅员辽阔的国土之上,一些小红点稀疏地被标注出来。十多年里,他几乎跑遍了我国金丝楠木的集聚区。“凡是能发现金丝楠木踪迹的地方,我都会去。”在实地考查中,他发现,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东南沿海地带,野生老楠木能够存活下来的概率极低,如今真正有金丝的楠木可以说是难得一见。只有在西南地区,至今保存下来的种群比较纯正,其中还有少量布满金丝的金丝楠木。

  2017年,行至四川时,吕游翁碰巧遇到了当地的一位老人,人称“严师傅”。严师傅向其透露,想要找到野生楠木,得去云贵川的地震带。吕游翁回忆道:“他告诉我,那附近有个神奇的楠木品种,如果我能找到,也许能帮助许多人。”

  循着严师傅给的线索,吕游翁历经长久的跋涉后,终于在那片崇山峻岭间遇到了一个小村落。这个村落没有正式的村名,村人都唤它为“神仙楠村”。由于此处地震频发,多数村民都已外迁,况且地处偏僻,又没有配套公路,愿意徒步进村的人也不多。

  得知吕游翁的来意后,几个热情的村民带他去看了传说中的神奇树种:最大的一株胸径4米有余,而胸径2米左右的约有20株。据村民说,因为有这几株神仙树在,村里几乎没有苍蝇、蚊子,在这生活的人啊,快活似神仙。所以,当地人叫它“神仙楠”。

  根据寻常观念,金丝楠木一般是一年结一回子,而吕游翁连续观察了6年,发现这神仙楠竟然六年才结一次子。这个品种结子难,繁殖显然也比别的金丝楠木困难,所以,显得更加珍贵。

  最后,村民同意让吕游翁带回一些种子,而这位老人的“绿梦计划”也因着这份善意而逐渐明朗起来。

  “绿梦计划”如愿成行

  借科学力量为树正名

  回到永康后,吕游翁成立了一处神仙楠小型试验基地。在多年的栽培观察中,吕游翁意识到:神仙楠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的楠木树种要快得多。他不禁想:“生长快速,驱蝇避蚊,甚至连蜘蛛都不来结网,还能造出大量氧气,给人提供一个阴凉环境。这样的树种,不正是用作庭院绿化的最佳选择吗?”

  然而,由于对这“珍稀树种”的管理方法了解甚少,第一批下土的种子,几乎全军覆没,投入的大量资金也全数打了水漂。痛心疾首之余,吕游翁却不气馁:“那就从零再来,不成功,决不罢休。”他决定向“科学力量”求助。2017年11月份,中科院和他签订了合同,答应为其提供树木DNA检测以及栽培技术传授。

  至此,大部分人对神仙楠的生态效益仍持质疑态度。就连在家人的眼里,吕游翁的这份“执着”也被视作“白日做梦、信口雌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姚刚是第一位亲身试验神仙楠奇效的专家。

  2018年7月,吕游翁找到主攻昆虫分类研究的姚刚,告诉他自己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楠木,可快速驱避蚊虫,并且对人体没有危害。姚刚充满了好奇,答应跟随他去看看。在他家的天台上,露天种植的蔬果周围,竟不见一只蚊蝇。姚刚十分惊讶:一株小小的神仙楠真有这么大的“功力”?便讨要了3株带回自己家中,放在最为潮湿闷热的水池边。果不其然,一周左右,蚊蝇还真消失得一干二净。

  随后,在姚刚的引荐下,吕游翁与杭州林科院的专家团组建了合作关系,协力为“神仙楠”正名。采访当天,吕游翁告诉记者,次日他要前往杭州,下一步准备在杭州设点,目前正在勘察选择蚊子最多的区域。

  吕游翁说,根据调查来看,东南沿海某地的地方政府对楠木的栽培发展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栽培的通常是生长慢、材质差且不会长金丝的普通楠木。经过访问当地林业技术员得知,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信息不灵,对有关金丝楠木认知不足。因此,吕游翁对推广神仙楠这一计划愈发坚定:“种植优良的楠木品种,既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又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个64岁的老人,在他的“绿梦计划”里倾注了前半生的财力和后半生的精力。若是问他值不值得,他嘴一撇表示:“没想过值不值得,光想着要把这件事做好。”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3 2019-03-22 永康日报2019-03-2200005;永康日报2019-03-2200007;永康日报2019-03-2200006;永康日报2019-03-2200008;永康日报2019-03-2200013;永康日报2019-03-2200014;永康日报2019-03-2200015;永康日报2019-03-2200016;永康日报2019-03-2200017;永康日报2019-03-2200019;永康日报2019-03-2200021;永康日报2019-03-2200009;永康日报2019-03-2200011;永康日报2019-03-2200018;永康日报2019-03-2200020;永康日报2019-03-2200010;永康日报2019-03-2200012 2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