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优化服务 破解难题 深化改革
开发区“三服务”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
规划建设办工作人员指导完善验收资料
“帮帮团”为解金色港湾疙瘩事开“议事会”
宣传“无证明城市”改革
“
随着全市“三服务”活动集结号的吹响,经济开发区也掀起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高潮。
连日来,无论是开发区的班子领导,还是机关干部工作人员,都以“‘三服务’我承诺”为抓手,以务实的姿态在进企业、察民情、下基层的路上奔跑着,坚持问题导向,摸清企业、群众、基层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以及所盼、所急和所怨;提高不断上扬的满意指数和幸福曲线。
而在开展“三服务”活动的路上,开发区坚持有效运转,突出高位发力,聚焦问题导向,在着力解决疑难杂症、优化服务的同时,涌现出了一个个暖心的故事。
让企业轻装上阵—— 规划核实验收注重“疏堵结合”
“‘三服务’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实实在在帮我们企业解决大难题了。”12日下午,企业主应先生听说改建后的厂房已经过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规划核实,只要完善相关的资料信息,就可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消息,一脸兴奋,连连点赞开发区的“三服务”做到他的心坎上。
应先生在开发区华夏路经营一家从事生产烧烤工具的小微企业,生产销售情况一直不错,去年产值达1500万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该公司现有占地5700多平方米的一层厂房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厂房我在2015年买来时就是属于工业用地分割转让的厂房,三幢厂房都只有一层,利用率低,而且一些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甚至连车间员工使用的公厕也都是临时搭建的。”应先生直言不讳。
为此,应先生将该公司门口位置一幢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低效厂房改建成了一幢5层楼的厂房,并于去年底竣工。“新厂房一下子扩容到了将近3000平方米,大大提高产能的同时,各项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可谓一举多得。”应先生说。
为更好地推动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从深化“三服务”活动、加强企业服务和帮助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疏堵结合,推出了一项优化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的举措。开发区在规划核实过程中处理企业违章搭建问题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范围为单元组织,即本期规划许可证之外、整个厂区之内的其它用地不作为验收范围;二是本期规划许可证范围内的违章为本次验收拆除的必要条件,函告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待处置完毕后方可出具规划核实确认书;三是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处置违法建筑,规划办应做好配合。
得益于该举措的推出,应先生改建的厂房顺利通过了验收,成了最先尝到甜头的企业主之一,这让原本就有心分步开展低效厂房改造的他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动力。“公司80%的产品都是出口,以前因为场地限制,连正儿八经的样品间都没有,真不好意思带客户到公司参观。现在好了,改建厂房成了公司的新门面,五楼除了满足行政办公的需求,还专门设置了样品间,这对公司来说,就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应先生说。
让群众收获满满—— “议事会”开进小区共解疙瘩事
“今天,我们来开个简单的‘议事会’,针对小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一下,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也可以提一提,我们一起梳理,一起努力解决疙瘩事……”近日9时,开发区金色港湾小区物业会所的三楼会议室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市建设局、开发区司法所、金山社区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帮帮团”,专门为破解金色港湾小区业主与物业、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而来。
都说“小社区、大社会”,小区业主形形色色,反映的问题纷繁复杂,引发的矛盾大小不一。金色港湾小区的业主入住已有几年,业主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该小区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之间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小区里甚至还出现过业主与物业保安起冲突打架的事件。
桩桩件件的小区小事,正是业主的烦事难事,一不留神就成了发生矛盾纠纷的导火索,形成了小区不和谐的因子,降低小区业主生活的幸福感。
了解“帮帮团”的来意后,与会的金色港湾小区业委会成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部分业主就小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各自发表了意见和看法。大家现场讨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涉及小区内停车该不该收费,过了保修期的电梯维修要不要动用维修基金,业主拖欠不缴纳物业费该怎么办等等。
面对该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提出的“问题清单”,“帮帮团”现场进行一一梳理,并及时答疑解惑。他们建议该小区业委会建立和完善相关解决矛盾问题的机制,多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聘请法律顾问,确保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程序依法依规、信息公开公正公平。
通过“帮帮团”搭建的“议事会”平台,与会的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积累已久的疙瘩逐步解开。“议事会”现场虽然时不时会闻到一些火药味,但也听到了大家共同的心声,那就是希望在小区能够安稳过幸福生活,特别是针对家家户户都很关注的电梯维修经费问题,大家达成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走程序支付的初步共识。
“帮帮团”表示,将继续以“三服务”活动为载体 ,深入做实做细服务群众文章,推广“龙山经验”,深化社区治理,着力破解金色港湾小区的问题和难题,力促该小区物业、业委会和业主形成多沟通、多交流,树立良好的服务合作意识并形成良性循环,为营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让基层活力迸发—— 31个项目清单实现“无证明”
“我是第一次开奶茶店,也没什么经验,就是听老乡说办理营业执照时,需要到这里开具一张证明,所以我就来了。”12日下午,来自湖北的胡先生走进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当他提出要开证明时,却遭到了该中心工作人员的“婉拒”。
“你看,这个宣传展架标注得很清楚,你要办理的证明及事项属于第一条,已经列入开发区无证明事项清理清单。你只要带好身份证件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申报承诺的方式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不仅如此,你办好相关营业执照手续后也不需要亲自领取,一个快递就能将营业执照寄上门。”工作人员带着胡先生来到该中心的一个宣传展架前,详细地科普了“无证明城市”的相关知识。听完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胡先生喜笑颜开,直言现在办事的流程越来越简便。
“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的证明材料。自从我市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后,开发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标“三服务”活动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无证明城市”的实质和内涵,统一“无证明城市”的范围口径;对常用证明事项进行再梳理,初步列出31个办理项目的“无证明”任务清单;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做到让基层群众精准、科学、全面地了解“无证明城市”改革,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实施‘无证明城市’,并非不需要证明,而是不让老百姓‘跑断腿’来开证明,取消的证明材料是指群众和市场主体未持有、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具、针对特定事项具有举证意义的材料。但不包括各类证照等自证材料,如身份证、学生证、营业执照等;审核材料,如申请补助审批表、施工审批表等;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如公证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裁决书等;诉讼证据,当事人在诉讼中为了举证主动提供的证据材料。”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胡丰伟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取消证明不仅方便了办事群众,也为工作人员减负。以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以前工作人员很多时间都是根据不同部门的要求帮人代开或出具各种房产、亲子关系、居住等办事证明材料,但这些证明材料很多都是重复或内容相差无几。
在胡丰伟看来,打造“无证明城市”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基层,顺应百姓需求的经验做法。这种让群众少跑、少证明,甚至不跑、不证明,消除各种办事堵点、痛点,改用数据共享、信用承诺和政府监管来替代的做法,恰恰是让基层活力迸发的强大原动力。
□记者 徐敏
实施“三服务”
提升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