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赴西溪镇开展“三服务”活动时强调
用心用情写担当 提升百姓获得感
■实施“三服务” 提升获得感
□首席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18日下午,市委书记金政赴西溪镇调研,深入寺口村、三联村、石江村、西山村等基层一线,开展“三服务”活动。他强调,要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建立全面的问题清单、精准的落实清单和明确的责任清单,在一线解决问题时奉上真情、写下担当,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收获满满,让基层迸发活力。副市长胡增强参加活动。
“金书记,今天我带你去看看村里最差的地方。”金政一来到寺口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董良彪就当起了向导。这个最差的地方,其实是村里的一片破败老房,穿过这片亟待改造的区域,来到了村里的文化礼堂。在文化礼堂,董良彪掏出一张张规划设计图纸,也“搬”出了今年村里的重头戏——启动农房改造,打造商业街。
听完项目概况,金政肯定这是个好项目,既能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西溪影视文化产业的服务配套。“实施这个项目,存在什么难题?”金政直截了当的提问,打开了镇、村两级干部的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集中指向,还是土地指标问题。在场的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负责人也分别提出看法和建议。
春雨淅沥在屋外,室内讨论气氛始终热烈。最终,金政要求相关部门组成一个专门对接小组,服务指导该项目谋划实施,务必做到进一步厘清思路定位,规划设计到位,用好用足相关政策,盘活更多资源,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类似的座谈会,也开到了三联村玉川文化礼堂、石江村村口和西山影视旅游风景区工地现场,直至返程的车上。三联村是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成立的新村,金园、玉川和马坞三个自然村并建制、并“三资”的同时并人心,一起谋划发展思路,为山村发展寻找更多、更好的出路。石江村把“木桶理论”具象化,立在了村口,希望找出并补齐自身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西山景区是乡贤人才助力家乡建设的典型代表,还未完工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些村基本都有了明晰的发展思路,下一步重点是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值得鼓励!”金政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详细了解情况的同时,对大家奋发有为推进工作的表现给予肯定。他指出,想干事是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是会干事、干成事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生态、突出特色。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要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以规划为龙头,通过项目带动,以更高的定位和标准谋划发展,深挖文化内涵和自然资源禀赋,做好村集体生财、农民增收的文章,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互促互进,围绕强村富民,加快乡村振兴。
返程途中,金政又在车上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商讨起如何将“三服务”活动落实落细,真正服务到企业、群众、基层需要的地方,解决当前难题,撬动长远发展。他强调,最真实的企业运行情况、群众生活难题和基层发展困惑不是简单地从文件汇报上得来,而是要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走进基层群众的心里。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沉下去,奔着问题去,以实打实的作风,摸准摸透情况,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尽心竭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