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读廉政 猜字谜 看节目 舞龙灯 迎花灯

  我市各地多彩民俗活动欢乐闹元宵

  17日晚,龙山镇胡塘下村200多桥板灯在雨中劲舞,展现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风俗画卷。 记者 林群心 摄

  “元宵大‘廉’欢”主题活动闹热图书馆

  □记者 李悦

  本报讯 15日,由市纪委监委、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涵养清廉文化,建设清廉永康”系列活动之“元宵大‘廉’欢”活动在市图书馆二楼大厅正式开启。

  “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下午2时,随着活动负责人一声令下,图书馆就如沸腾一般,市民们瞬间将100条灯谜一抢而空。剩下的20条备用灯谜则由主持人提问,台下观众抢答。简单的活动让一家老小齐上阵,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了廉政文化。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持续到明天(正月十六),分为猜清廉灯谜、观清廉花灯、赏清廉剪纸三项,共展出60余幅剪纸作品、300余盏手工制作的花灯。扇子灯、莲花灯、五角星、双斗福、锣鼓灯,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廉政内容,传统花灯便融合了剪纸与廉政元素,别具风采。古朴美丽的花灯、精美绝伦的剪纸,均为我市老艺术家和广大市民朋友的作品。主题活动将我市元宵风俗与当代清廉文化相结合,以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把廉政文化融到元宵佳节中,融入到老百姓生活中,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扫一扫  看视频

  舞布龙迎花灯 妇女青少年齐上阵

  □记者 潘燕佳

  本报讯17日,西城街道多个村、社区组织迎龙灯、舞布龙等元宵活动,既增添节日的气氛,也增进村民的感情。

  “舞龙啦!”当天上午,两条布龙游走在溪边村的各个角落。舞布龙的是溪边村的妇女们,他们脸上一团喜气,行走中一边舞龙一边把祝福送给村民们。“我们村好几年没舞龙了,今年趁戏班子进村演出之际,再组织一次舞龙闹元宵。”溪边村妇联主席徐红儿说。

  这边布龙、花灯“表演”刚落下帷幕,那边虹霓经济合作社东虹小区的舞龙队也出发了。东虹小区舞龙队伍由小区业主组成,此前也没有舞龙的习俗。组织人员希望借舞龙机会,加强业主间的沟通与交流。

  18时,紫微路上一支花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西城街道周塘经济合作社西山头分社的迎花灯队伍,共有88盏花灯。该支队伍由青少年组成,年龄最小的只有4周岁。

  “村里几十年没有这么热闹了。听说要迎花灯,全村人都非常支持。我们村的花灯50年前也是小有名气的,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将这一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周塘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黄新昌表示,明年西山头城中村改造完成后,还要再好好闹元宵。

  村民创意制作 方岩派溪花样足

  □记者 叶宁

  本报讯 在方岩派溪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过派溪灯,赛过嬉绍兴。” 这里说的就是派溪灯,是以派溪村等为主的方岩元宵灯会。它有别于迎龙灯一桥桥连接的方式,而是由单人或手持或推车,各自独立,可聚可分,称为一树花灯,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活动。

  17日下午,去方岩镇派溪村走一走,便会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花灯的海洋,有八仙过海、十二生肖、孔雀灯、青蛙灯等传统花灯,更有磨豆腐、石磨舂米、脚踏水车、垃圾分类等机械花灯,一树树做工精美的花灯,正排着队整齐地在大街上亮相,尽管天空下着雨,但村民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来看花灯的群众也是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借花灯的美好寓意祈盼新年幸福安康。

  “叮叮叮”,一阵打铁声从不远处传来,“颜氏铁铺”正被缓缓推来,这是村民颜强家耗时2个多月制作的机械花灯。“我爷爷以前是一名打铁匠,他用这门手艺抚养我们长大,所以制作了这树花灯。”颜强说。

  据了解,派溪灯所有的创意全部来自村民。除了“颜氏铁铺”外,还有村民程庆祝家制作的花灯“春耕”,祝福大家在猪年能够实现大丰收;村民杨青央家的“鲤鱼跃龙门”,祝愿大家能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为了举办好今年的花灯,派溪村迎花灯的村民在年前就开始购置材料精心制作,全村1800多人参与,制作了150多树花灯。今年,我们的主题为祖辈的手工艺,借用纯手工艺与灯光相结合的美感,希望大家勿忘初心。”派溪村党支部书记程英浙告诉记者,接下来还要把花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4 2019-02-19 永康日报2019-02-1900005;永康日报2019-02-1900006;永康日报2019-02-1900007;永康日报2019-02-1900008;永康日报2019-02-1900009;永康日报2019-02-1900010;永康日报2019-02-1900011;永康日报2019-02-1900012;9479554;永康日报2019-02-1900013;9480554 2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