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康开启元宵“迎龙灯模式”啦
本报为你整理全市最新迎灯信息,收好不谢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每逢元宵前后,人们最期待的莫过于迎龙灯这一盛事了。距离元宵节仅有四天之遥的现下,永城上下已全面进入“迎龙灯模式”,本报现为广大读者整理全市最新最全迎灯信息,这一份迎龙灯“地图”敬请收好!
□记者 高婷婷
最宏大的花灯 华联商厦
游龙戏凤 七大方阵花灯踩街
曾记否,“花灯踩街”是每年元宵华联商厦的保留节目。几十米长的布龙打头,由各色动物花灯组成的大型方阵紧随其后,从华联商厦总店出发,沿着丽州南路、华丰路一路巡回,沿路人头攒动。市民一路走,一路“咔嚓咔嚓”摄制小视频图片刷屏朋友圈。不少人感慨:看的不是灯,而是永康记忆、童年记忆!
“今年的‘花灯踩街’比去年更有特色,规模更大!”据华联商厦负责人介绍,今年打头阵的除了龙头之外,还增加了一条长13.5米,宽、高4米多的凤凰花灯,龙凤呈祥,寓意高贵、华丽、祥瑞、喜庆;除此之外,今年的花灯方阵里更是加入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西游记》系列,让人们在观赏花灯的同时,重拾回忆中的“西游”情结;第三、四、五方阵由旗袍丽人托举,传承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持续最久的龙灯 下宅村
四龙齐聚 寻回家乡传统记忆
说到持续时间最长的龙灯,自然非方岩镇下宅村莫属了。下宅村迎龙灯足有四天,而且规模不小,共有四条龙。
走进下宅村,首先看到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150多名年轻村民正在广场上认真排练。参与表演的男女都有,两队男性托举两条布龙,叫做“雄龙”;另外两条布龙清一色由女性舞,叫做“雌龙”。
据村党支部书记程赞顺介绍,下宅村舞龙传统由来已久,约有一二百年历史。“解放以前,都是村民亲手用纸糊的龙。”程赞顺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传统渐渐埋没。直到去年11月,为了庆贺历时三年建设的休闲道竣工,村里采购了四条布龙,请来老师帮忙排练,着手恢复元宵舞龙这一传统,这才有了今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
“村里好多年没舞龙了,大家都非常支持。”程赞顺感慨道,“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不能丢呀!”他告诉记者,下宅村还会继续延续舞龙的习俗,将本村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最长的龙灯
410桥灯火 辉映的是亲情的温暖
在今年诸多迎灯队伍里,以龙山镇四路口上村的花灯规模一骑绝尘,足足有410桥。
四路口上村迎灯历史由来已久。对本村人来说,这个元宵佳节更具有特殊的寓意。今年的舞龙活动由老年协会组织,又叫做“老人平安灯”,舞的是板凳龙,每位老人一桥,主要由老人托举,蕴含着平安长寿的祝福。
“我们村的龙灯一直都是自己做的,一桥龙灯可以用好几年。”四路口上村党支部书记方振洋充满自豪地告诉记者。每年的元宵舞龙都是村里的一桩大事,平时年轻人大多在外面工作和做生意,一年到头只有正月这个时候,大家才会整整齐齐地聚在村里。今年年初三,老人们就开始敲锣打鼓排练舞龙,为的是迎接远道归来的游子,烘托过年的喜庆。
正月十五迎灯,正月十六至十八做戏,热闹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元宵以后。这年啊,才算圆圆满满地过了,可以开始忙碌新一年的生计了。
2019年全市元宵迎灯不完全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