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与严子陵
□章理申
刘秀南征北战,天下平定。刘秀的昔日同窗严子陵熟读兵书、知天文晓地理。求贤若渴的刘秀得知严子陵隐居富春山,不远千里,微服寻访。
在富春江畔,见到了头戴竹斗笠,身穿棕蓑衣,手持一钓竿的严子陵,刘秀说:“望子陵君出山,辅助我治理天下!”严子陵说:“谢谢兄台,我还是以山水为乐吧!”刘秀无奈地说:“难道子陵君不想英雄有用武之地?”严子陵婉拒了刘秀的邀请:“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不如回家卖豆腐。”
此晚,刘秀与严子陵同榻而眠。刘秀问:“天下初定,何以治之?”子陵说:“体恤百姓,免税赋,民心顺,则天下平矣!”刘秀又问:“如何才能长治久安,国强民富?”严子陵说:“施以教化,三纲五常;选拔英才,各司其职;天下为公,百姓富裕。则能长治久安也。”
是夜三更,茅草屋内一灯如豆,蚊子嗡嗡,挥之不去,刘秀与严子陵都睡不着觉。严子陵看到刘秀臂膀上叮着一只大蚊子,伸手欲拍,刘秀忙止之说:“子陵君,不能拍也,此蚊与君朝夕相伴,此乃子陵蚊也。”严子陵听刘秀这么说,不禁哈哈大笑:“一只蚊子尚不忍杀之,真乃仁德之君也。”
严子陵与刘秀闲谈到五更,两人方沉沉睡去。他俩挤在一张很窄的小木床上,可以说背靠背,连动一下也难。严子陵感觉酸痛,就翻了一个身,一条腿搁到了刘秀的肚皮上,而且鼾声如雷。刘秀感觉喘不过气来,睁开眼睛看看严子陵正在酣睡,不忍叫醒。日出三丈,严子陵醒了,一看自己大腿搁在刘秀的肚子上,又看到刘秀闭着眼睛,睡得正香,才轻轻地把腿移了下来。过一会,刘秀才睁开眼睛,装作刚刚醒来,免得子陵尴尬。
严子陵起床正穿好草鞋,陪同刘秀一起来富春山的太史在外禀告:“臣夜观天象,见二星相悖,客星犯帝星也。”随即冲进来两名手持利剑、穿着便衣的武士。刘秀哈哈大笑:“不要疑神疑鬼,无其他人,朕与子陵君共卧闲谈耳。”三人方才退出茅草屋。
严子陵戴上斗笠,背起网兜,拿着钓竿,对刘秀说:“我去钓鱼,刘兄在此歇息。我会做拿手的清蒸鱼给你吃,而且用天下第十九泉的水,以尽地主之谊。”刘秀说:“朕与你一起钓鱼,体验一下归隐山林、逍遥自在的生活。”刘秀就跟在严子陵后面,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到了山背上的钓台,见东西两钓台耸峙在富春江边。钓台有十来米宽,而且上面十分平整,边上还有一座凉亭,确是垂钓的好去处也。在钓台上看见江上来来往往打鱼的扁舟,也可看见对岸连绵的群山,青翠如黛,令人心旷神怡。
严子陵站在钓台上,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米撒了下去,然后把蚯蚓套在鱼钩上当诱饵,甩进了江里。一会儿,浮标沉了下去,子陵一提鱼竿,一条一尺多长的鱼被钓了上来。刘秀说:“子陵君真是钓鱼高手,佩服!子陵君可有秘诀?”严子陵捉住鱼,说:“这和治理天下同出一辙。”刘秀说:“钓鱼与治理天下何干?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严子陵说:“此言差矣,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天下初定,人民困苦,刘兄免了他们的田税,让他们得到了实惠,他们感恩于你,便会顺从你,不会反你。民心顺,天下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刘秀听了,高兴地说:“子陵君高论,受益匪浅,胜读十年书啊!”严子陵说:“哪里哪里,吾才疏学浅,刘兄过誉了。”
两人回到山脚的茅草屋,严子陵又去十九泉提回一桶泉水,便在门口的石岩下用简易的锅烧煮。不一会儿,清香扑鼻而至。两人大快朵颐后,严子陵解下扁舟上的绳索说:“我带你到富春江上游玩,让你不虚此行。”刘秀的太史及两个随从连忙阻止说:“主公万万不可,江上危险。”严子陵说:“刘兄,你现在是万金之躯,九五之尊,天下之主,还是不要去了。”说完,自己便上了船。刘秀说:“子陵君,朕也要去,何况明天就要走了。在这里你是主,朕是客,客随主便。”
严子陵摇着橹,船缓缓地往下游而去。刘秀看见江水清澈见底,两边青山如黛,虎啸猿啼,更是赞叹不已:“舟行碧波上,人在画卷中。真乃天下一绝也。在这么美的地方,难怪你不想走,连朕都不想走了。”严子陵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据说,刘秀曾三顾茅庐,皆被严子陵婉拒。严子陵隐居山水,不侍皇侯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轰动朝野,万世流芳。有诗云:千古垂钓一老翁,赢得生前身后名;刘秀三顾挥泪别,隐居桃园耕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