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心下沉强基层 防范前置控源头 规范调处提效率
开发区深入推进“无欠薪”行动
□记者 徐敏
“永康经济开发区无欠薪”,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期盼,对于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这是一份可靠、贴心的保障。
近年来,开发区党工委高度重视“无欠薪”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以“无欠薪”行动为载体,以实施欠薪易发生领域和重点环节治理为抓手,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加强用工管理、落实企业责任、实施部门联动、强化处置力度、建立健全机制等举措,积极推动政府、企业、员工“三位一体”互动共建,形成制度完备、全域覆盖、责任落实、监管有序的治理格局,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开发区营造了良好的劳动用工环境,从而不断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依托网格全科管理
重心下沉强基层
开发区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战场,五金产业高度集聚,现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模具行业600多家,其它营业性场所3700多家,规上企业165家,外来务工人员超过19万人。“开发区务工人员多,欠薪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开展‘无欠薪’行动是保障劳动合法权益的民生工程,是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的现实需要,事关员工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近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文建说。
自去年以来,开发区就明确了“无欠薪”行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胡文建为组长的“永康经济开发区无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并下设办公室及防范处置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各部门单位共同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
开发区十分重视重心下沉强基层,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同时,还在辖区225家企业中也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降低了员工维权成本,在稳定员工队伍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企业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依托“四个平台”建设,对农村和企业进行全科划分,分成农村网格44个,企业网格13个(小网格91个),以网格为平台,以企业网格员和联村干部为主体,进一步完善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劳动保障网格组织建设基础。
依托网格全科管理,开发区不断深化劳动保障网格化监管,形成各部门五大块劳动监管网络,由网格员与联村干部参与劳动监管,逐步建立各企业劳动保障动态信息档案,建立网格员监管督查通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并做到分片包干、主动监管、上下协调、动态监控,形成“横向到边有人管、纵向到底有人干”的工作格局,做到劳动保障全覆盖。
此外,开发区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为突破口,加强队伍管理,组织工作人员和网格员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知识和处理复杂疑难案件能力及处理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做好业务知识学习,达到管理能力、思维逻辑决策能力、舆论引导能力、业务素质全面提升,打造一支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认真研判欠薪形式,防范前置控源头
“其实,‘无欠薪’的关键就是‘防欠薪’,要做好‘无欠薪’的源头管控及预防,就要千方百计预防欠薪案件发生。”开发区劳动保障办公室主任李洪喜说。
为增强源头监控体系建设,开发区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做到参与广、载体多,向辖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宣传国家当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无欠薪”创建动态,引导用人单位依法用工、规范用工、诚信用工,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理性维权、善用法律手段维权,有效实现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重服务。“我们还把相关法律法规编成了劳动有合同、工资有增长、五险有保障、生产有安全、管理有民主、精神有关怀和工作要敬业、技能要提高、经营要关心、纪律要遵守、维权要理性、身心要健康的‘六有六要’口号,这样一来,让劳动者更加清晰明了。”李洪喜说。
开发区还以教育培训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引入中介公司,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以高危行业和事故高发企业为重点,以参加培训人员的文化程度及工作岗位为分班依据,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注重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调动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培训效果。
面对开发区经济下行形势下企业风险增多的局面,开发区密切关注风险企业、行业动态,积极探索企业欠薪联合防控机制,立足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处置劳资纠纷。“一般而言,规下企业比规上企业更容易发生欠薪问题,所以我们除了加强走访规上企业,对规下企业及其他服务类企业也加大了走访力度,特别是一些盈利形势不大好,用工人数比较多、存在拖欠或扣押工资现象的企业,工作人员在集中走访了解情况,还实行重点跟踪、长期随访、提前化解的机制,采用分析研判和动态监管相结合,力求将欠薪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李洪喜说。
随着劳动保障责任机制和分工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开发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及网格员、联村干部都不再是等待安排“任务”,而是自行安排时间,到各自“责任”企业开展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法规专项建设,让网格管理的常态化织起劳动监管的“天网”。
今年以来,开发区通过引导签订区域和行业集体合同,使企业集体合同和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均达到100%。在落实员工工资保障方面,开发区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确保员工劳动收入稳定增长;与企业签订不欠薪承诺书325份,建立举报制度,畅通投诉渠道,进一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因为防范前置控源头工作基础扎实、宣传到位,开发区企业及员工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相应的纠纷类案件逐渐下降,由最初每年1000多起下降到不足500起。
健全长效机制建设,规范调处提效率
记者了解到,除了抓好源头管控,开发区还结合辖区实际,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领域、制造业企业领域、村集体留用地建设和农村用房建设领域的欠薪治理,集中力量克难攻坚,有效控制重点领域工资拖欠问题。
“我们是10月份才来永康的,人生地不熟,听其他同事说这里可以投诉维权就过来了。”采访当日,记者遇到了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麻某和余某因遭遇被公司辞退、工资不兑现的难题找到开发区劳动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快速受理并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法律援助和服务,帮助麻某和余某尽快解决工资不兑现问题。
李洪喜介绍,涉及工资争议案件,开发区劳动保障办公室会联合开发区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主动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开辟工资争议案件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截至12月中旬,开发区今年共接受投诉案件493起,其中工资纠纷310起,工伤投诉案件183起,有效调处纠纷案件370起,累计金额612万元。
为规范欠薪防范处置,开发区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也下足了功夫,主要表现在严格落实部门联合预警监控、工资支付保证金、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分账管理、欠薪应急周转金、欠薪失信联合惩戒、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制度规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处理等机制,依法有效解决欠薪问题,并做好相关的台账管理。
开发区每年定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检查,家里对工资支付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恶意讨薪行为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其中,对会造成10人以上欠薪案件或建设项目500万元以上、企业50万元以上欠薪案件,会同各相关部门同时介入联合处置。
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开发区强化施工过程监管,严查违法发包、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等违法行为;通过工程款支付担保等经济、法律手段约束建设单位履约行为,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结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开发区不予审核发放其新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工程价款未经审核(审计)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未完成竣工结算的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登记。
随着劳动保障一系列“组合拳”的打出,开发区全面开启“无欠薪”维权新时代,有效化解了劳资纠纷和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助力构建和谐园区。值得一提的是,继2015年成功创建“省和谐劳动关系暨双爱先进园区”后,开发区在2017年度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中被评为基层调解优秀单位。
“无欠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