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设立“小会场”聆听祖国发展脉搏感受沧桑巨变
电力工业40年为永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记者 徐灿灿
通讯员 徐芝婷 陈方正
本报讯 “在新农村配电网建设工地上,我们实时收看了庄严隆重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习总书记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增强了我们电力员工建设更坚强的国家电网的信心和愿望。”18日10时05分,在芝英镇10千伏新亚线和10千伏合力线的联络线路搭接的带电作业现场,刚刚完成杆上作业的胡文武、吕林栋等6位电力员工兴奋地打开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络,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习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穿越电波,让坚守在电网建设一线的年轻员工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当天,市供电公司精心组织开展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并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用大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0年来,我市电力工业在起步晚、底子薄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创新超越之路,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飞跃。1971年10月1日,我市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胡店变电所投运,担负着我市大部分城区和农村的供电任务;1979年2月,我市拖拉机厂35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变电容量3150千伏安,是第一座用户产权的变电所。
随着永康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也迅速增长,出现电力供不应求现象。我市电力部门深刻认识到,不能因为电网“卡脖子”而阻碍城市发展,建设一个满足永康发展需求的新电网迫在眉睫。
1983年3月,我市首条110千伏线路——武永线动工兴建,当年年底竣工,线路全长20千米。该工程的完工大大缓解了当时工业用电紧缺的问题。
跨入21世纪,110千伏变电所增加较快,110千伏输电线路也随之增多,方塘、方长、方丽、倪清等线路陆续投运。至2005年底,我市电网有110千伏路13条,线路总长度179.36千米,其中在我市境内线路长度为149.93千米。
此后,市供电公司紧随城市规划的调整,对高压电网规划、配电网规划进行了修编,对电网目标网架基础修改更新,并围绕发展规划,结合永康建设和城市区域总体规划调整,滚动修编城市网规划,实现电网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