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深入村头巷尾 美好愿景呼之欲出
各镇街区部署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首席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村与村合并,并成一家亲”“并村并资并人口,村富民富大家富”“村大家大事业大,地多人多好处多”“人人齐心并新村,村村融合共发展”“并村并出新天地,并村并出新气象”……或悬挂横幅,或张贴标语,这两天,行走在各镇街区,随处可见这朗朗上口的标语,映衬出一片醒目的红色。
“并村”,是行政村规模调整在坊间的通俗称法。自我市召开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部署会以来,各级各部门、各镇街区及行政村纷纷行动,力求把规模调整的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确保调整期间各项工作稳定有序。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对花街来说,是酝酿已久、呼之欲出。”花街镇党委书记陈伟强介绍,该镇模拟方案已提交市级层面审核,调整幅度较大,但从前期走访调研反馈情况看,基本达成了共识,甚至有部分村已经着手新村工作谋划。花街镇现有62个行政村,300人口以下的村就有25个,在他们看来,行政村规模调整不仅是规模上的调整,更是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目的在于整合资产和资源,让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经济构想融合更充分,更加利于发展。
从班子扩大会到动员部署会、业务培训会,从包干联系市领导、责任部门现场指导到联村干部、“三支队伍”入村宣讲,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意义和好处,成为村头巷尾的响亮之音。在唐先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大会上,镇党委书记徐鹏在阐释行政村规模调整内涵及意义的同时,还就村民最关注的三资管理、民主机制、班子选配等问题作了解读。“乡村要振兴,规模调整必须先行。这是唐先工作整体提升的一次难得机遇,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最终是要实现实力并强、面貌并新。”徐鹏说必须牢牢把握这次机会,确保责任到位、力量到位、执行到位,在推进调整工作上升级加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在芝英镇古塘里村党支部书记施文浩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美好愿景和强烈渴盼。古塘里村现有人口358人,属于调整范畴。尽管调整方案还没出炉,但施文浩思想上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这几年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村集体经济历来薄弱,自身造血功能没能较好发挥。”施文浩认为,村规模过小可能也是其中一方面原因,“把几个小村并成一个大村,资源更加充沛,而且,大家就成一家人了,为了家里的生活更好,谁都可以出力谁也都愿意出力的,人多力量大。”
11月30日,记者从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绝大多数镇街区均已召开不同层面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部署会,落实相关工作开展,细化任务计划表,明确完成时限,要求把统一思想的工作贯穿始终,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释,赢得群众理解支持。而在各镇街区的动员部署会上,有的村干部表态说,要当好宣传员,当好组织员,当好服务员,当好管理员;有的说要积极稳妥推进,确保一次到位、不留尾巴。无论怎么说,关键在于怎么做。从发言来看,平稳、有序、高效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既是他们的工作目标,也是他们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