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聚焦四项工作 破解四大难题

  我市以大调研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日前,我市专门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永车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有关问题协调会,明确项目涉及的政策处理、相关村庄拆迁安置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据悉,永车轨道交通项目坐落于江南街道临溪村,是全省第六批集中开工项目,也是市(县)长工程,一期总投资6.3亿元。

  以问题为导向,用创新破难题,正是我市开展大调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大调研活动为契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经济、项目、平安、生态等四项工作,定期开展分析研判,深入剖析短板不足,谋划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经济建设,着力破解“增长乏力”难题。针对人才底数还未完全摸清的情况,我市开展丽州英才大摸排、大寻访活动,发布了“致在外永康籍英才的一封信”,收集高层次、工商界、211/985重点大学等3144名人才信息,增强经济发展人才信息储备。针对要素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的情况,通过“转贷通”等金融平台转贷29.48亿元,建成或完成场地腾空的小微园22个。针对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快的情况,加强政策引导力度,实施机器换人等技改项目630项,新备案信息化项目42项,总投资达110.65亿元。

  聚焦项目建设,着力破解“推进不快”难题。加强项目储备,充分发挥3个市外驻点招商招才工作组、36个浙商回归工作站作用,举办回乡永商茶话会、赴沪考察访问等活动,成功引进或达成合作意向10多个大项目。加快项目审批,开辟规划审批“绿色通道”,创新出台建设工程“容缺审查”机制,建立标准统一、流程简化、联合审查的审批新模式,多个项目实现“标准地”出让。推动项目落地,完善“四个一”市领导推进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干部一线表现专项考察,通报滞后工程项目3起,促使永车轨道交通、生物基润滑油等项目顺利落地。

  聚焦平安建设,着力破解“隐患犹存”难题。我市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建立由村党组织书记为网格长,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村民代表为网格员的网络体系,5.5万名村党员干部按照“就亲就近就便”原则联系13.4万户农户,排查矛盾隐患,消除萌芽问题。大力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实行市领导联系信访积案制度,市领导带头到信访窗口值守接访,为214批次355人次来访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开展“打霸拔钉”专项行动,明确横行乡里、煽动闹事、欺行霸市等10类重点“霸钉”整治对象及行为,破获了一批黑恶势力性质犯罪,抓获了一批涉黑涉恶人员,并对一批村干部进行免职、歇职等处理。

  聚焦生态建设,着力破解“后劲不足”难题。开展党员干部“拆违先行”专项行动,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自查自纠及整改承诺书公示,督促自拆23.5万平方米,并建立3个督查组实地走访抽查,核实违建线索2661宗,严肃问责91名谎报瞒报、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党员干部。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改造提升五金涂装行业企业655家、工业企业1535家,所有建制镇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开展消薄攻坚“百日大会战”,实行“一镇一方案、一村一对策”,202个部门、企业和101个村双向匹配结对,97名导师分组巡诊指导,推动实施造血项目88个,710个行政村完成“两个100%”(100%的村总收入10万元以上、100%的村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目标,提前一年完成省定消薄任务。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8-11-05 永康日报2018-11-0500013;永康日报2018-11-0500014;90390 2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