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一周专题

文章导航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表达对亡父的爱

  “长大后,我就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她隔空给父亲写信10年,从青春岁月到如今,几十封家书,记录着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与爱,诠释着关于爱的信仰与传承。

  80后黄绿澜是市一医的一名医生。在她房间的抽屉中,保存着一封信。她说,这封信对她非常重要,因为这封信,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黄绿澜12岁那年,她的父亲因病过世了。对刚懂事的黄绿澜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她想到父亲在世时对她的期待,觉得父亲即使离开了,她也要坚强地生活下去,活成父亲期望的样子。

  黄绿澜选择写家书给天堂里的父亲,源于母亲给她一封特别的“情书”。这封“情书”是父亲年轻时写给母亲的。望着泛黄的信纸,仔细阅读着父亲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那一刻,黄绿澜明白了见字如面的意义。“那时候,父亲的去世,就像晴天霹雳。但我看见父亲写给母亲的信时,我觉得其实父亲并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换个方式陪伴着我们。”黄绿澜说。

  于是,在黄绿澜成长的过程中,每每遇到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时,她就选择给父亲写信。

  黄绿澜说,自己有过两次困惑,都是给父亲写信让自己找到了方向。第一次是自己面对大学学业时的困惑。想写信与天堂里的爸爸好好聊聊天,讲讲自己的生活现状。她说,她会想象父亲会怎么开导她,指引她做正确的决定。“如果父亲还健在,也希望每一个决定都是可以让我快乐的,就像我的名字‘绿澜’一样五彩缤纷。”

  第二次是在2016年,她的母亲生病住院。那时候,黄绿澜既要忙着培训,又要帮忙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面对生活的压力,她想到了父亲。黄绿澜在信里说:“爸爸,我长大了,尽管你离开了这个家,但是再难过的事情我也会坚强,会把妈妈照顾好。”那一刻,黄绿澜忽然觉得,自己必须勇敢起来,用力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强大更独立。因为那时是母亲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必须要逼迫自己成长,像父亲一样好好地呵护母亲。

  黄绿澜觉得,写信给父亲也是一种对父亲情感的寄托,也是一种激励。“正是这些信,让曾经什么都不会的我,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真正的换位,真正的思考,也才能真正地理解父亲的爱。好在我的感同身受还能有机会表达,好在还有这古老的传统方式,让我能对父亲说说真心话。网络的传输是冰冷的,只有写下这一字一句,才能真正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

  如今,黄绿澜成为了一名医生。她希望用自己的医术,治愈那些因病痛折磨的病人。而一直来写给父亲的信,都被黄绿澜好好地保存在抽屉里。她说,这封信一直在提醒自己,只要努力勤奋,就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满载着黄绿澜思念的信,静静地躺在她的心里,这注定是一封无法找到收件人的信件,但她仍旧向着阳光,不畏将来。

  姓名:桑洛

  职业:企业主

  “

  情止于笔而溢于纸,轻执笔,纵横撇捺流转处,皆是对孩子拳拳之爱。几封简素,最念,不过是牵挂。

  晚上加完班回家、出差的飞机上、在床上入睡前,坚持强行挤出时间,给女儿写家书。自2010年至今,几大本厚厚的家书,是桑洛对女儿成长点滴的纪录和爱。桑洛说,写这些信与自己爱好文字写作有关,而且书信可以永久保存时代的记忆,也可以伴随着女儿快乐地成长。

  谈起写家书的心得,桑洛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女儿塑造健康的人格,一直是他需要做的课题。在他写的家书里,除了记录一些细碎的小事,也会试着去表达作为父亲对孩子将来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期许,他努力做到的是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润物无声地沟通。当然,在不同阶段,主题也会有些改变,他表达的主题主要是“快乐”和“健康”。

  从女儿识字便开始给女儿写信,在女儿读高中之后,桑洛与她的书信交流更频繁。因为读高中后,女儿上寄宿学校了。一方面,沟通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用文字记录更不容易忘记,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作为书信,它们都在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沟通。而且,当今社会信息如此发达,我不确定将来孩子会不会回头去看当时留下的QQ聊天记录或者微信朋友圈,但是写下来的这些书信,我相信在我和我孩子的心里,一直会有它们的一席之地。”桑洛如是说。

  写信给孩子,也让桑洛看到自己的缺点。“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教。和现在的大部分父母一样,我也有望子成龙的期望,所以我也会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而忽略她的心理感受。”

  在坚持给女儿写信的过程中,让桑洛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与女儿的第一次争吵。那一次,桑洛的语气比较重,女儿就生气地跑进房间把门一关。他冷静下来后,便给女儿写了一封信,承认自己身上的错误。第二天,女儿给他回了一封信,也反省了她自己存在的错误。“有时候,书信的沟通更能有效解决问题。当问题矛盾冲突很激烈的时候,书信可以让大家都回到冷静的阶段,各自反省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希望这种言传身教能灌输到孩子生活中,也希望因为我的努力,和孩子共同成长。”桑洛总结。

  与大部分的父母一样,桑洛每天的工作行程被排得满满当当,忙起来时也是早出晚归。有时,晚上回家晚,早上起得也晚。孩子起来的时候,他还在睡觉。晚上回家,孩子又睡着了。这种“时差”,让父母与孩子能在一起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少,所以,写“家书”也算是一种情感陪伴。“现在的家长都忙着工作,可能很少陪伴孩子去运动、聊天。其实,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的是陪伴。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我有限的空余时间内陪女儿运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用书信分享彼此生活与学习。”

  截至目前,桑洛已经写了八年家书。这位父亲坚持用最朴实的方式,纪录孩子的成长和自己对孩子的爱。在被互联网压榨的时代,一封书信,总能无限拉近我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当有一天桑洛的女儿长大成人,看到父亲曾经写下的书信,家,也就有了更丰厚的意义。

  八年家书

  只愿你快乐成长

  “

  这封没有回信的“家书”,犹如一道关切的目光,一个深情的拥抱,让心灵获得慰藉,重新有了在尘世奔跑的力量。

  姓名:黄绿澜

  职业:医生


永康日报 一周专题 00011 一封家书 2018-10-12 永康日报2018-10-1200006;永康日报2018-10-1200011;88955;永康日报2018-10-1200007;永康日报2018-10-1200009;永康日报2018-10-1200008;88949;88954|;永康日报2018-10-1200010;永康日报2018-10-1200015;永康日报2018-10-1200014;永康日报2018-10-1200013;永康日报2018-10-1200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