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郎远洋:付出与帮助

  已成一种习惯

  2003年,一位永康小伙子在贵州经商,闲暇之余,他经常参加当地的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这位小伙子回到永康生活,第一时间就联系上家乡的志愿者协会,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中,如:文明出行劝导、夕阳敬老、禁毒宣传、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活动。他,就是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郎远洋。

  “我还记得2016年1月22日,天降大雪,很多出城的道路都已经封路了。为了扫雪,我开车到武义把扫雪机运回永康,然后到永康南站和志愿者们一起扫雪,旅客们向我们竖大拇指。每年的腊八节,我和志愿者们通宵熬制腊八粥,给冬日的行人带去温暖。我们还经常到敬老院,给阿公阿婆们理发、剪指甲,阿公阿婆会紧紧拉住我的手,久久不肯放开。”郎远洋回忆,每一项公益活动给了他很多的感动,每一份感动都这样清晰,这使他更坚定信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选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后,郎远洋有了更多机会参加公益事业,志愿者协会每年组织的公益活动500余场,多时甚至达到600场活动。在不断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郎远洋渐渐认识到,很多问题不仅仅靠捐钱捐物就能解决,也许是一番温情的话语,一次真心的扶助,就能让那些缺少关爱和身处困难的人感受生活的阳光。同时,郎远洋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只有让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组织,爱的暖流才会浇开温馨的花朵。他组织各界爱心人士创建了品牌志愿服务项目——“雷锋广场”,在龙川公园、紫微园、火车站、金胜社区、西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望春社区6个地方建立了常态化服务点,每月5日开展义务服务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理发、测量血压、中医义诊、按摩、小家电维修等便民利民服务。

  爱心是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郎远洋的女儿郎淑琳今年11岁,受到父亲的影响,富有爱心的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传递爱心。郎远洋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因此他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志愿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公益不在于你捐多少钱,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也许是一个小小的付出,就会使困境中的人得到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慈善义举。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同时就能让自己的心灵获得快乐,让自己的人生升值。”郎远洋说,今后他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把慈善公益事业做下去,与志愿者们一起努力,撑起一个充满爱的天空。

  (本报记者采写)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11 2018-10-11 永康日报2018-10-1100005;88913;永康日报2018-10-1100007;永康日报2018-10-1100009 2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