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学习周刊

文章导航

  以读导写,以仿促写

  ▶▶▶

  经常有同学问写作文有捷径吗?其实真有捷径,那就是仿写。所谓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方法。仿写解决了作文教学中“怎么写”的过程,它就像一架梯子,降低了作文的难度。

  美国文学家富兰克林在谈及自己习文时说,他学写作无非在于不断地模仿。宋代学者朱熹说过: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就像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下阙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殊不知,他也是模仿了汉乐府《相逢行》中的诗句:“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再有,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是模仿了陆游《马上作》一诗中的“一枝红杏出墙头”等等。难怪吕叔湘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

  那么向谁模仿呢?不容错过的当属我们的课文,它们有一定的代表性。怎样仿写,才能发挥更好的功效?我觉得群文阅读后的仿写,更有实效。

  群文阅读,简言之就是把一组有一定相似性的文章,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求同寻异,掌握方法,实现以读导写。接下来,我例举了两个自己平时教学中的案例:

  例1.从《荷花》里学习花的描写,从《鸟的天堂》里学习枝、干、叶的描写,再从《爬山虎的脚》里学习叶、脚的描写。我们班同学在这些片段的对比中找到描写植物的方法:一般抓住颜色、形状、香味等并结合作者的想象,总结出写植物的规律后,用上各个感官去感受桂花树,然后写写“桂花树”。看着同学们笔下的桂花树,我仿佛能闻到花香。

  例2.把人教版(五)下《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景阳冈》打虎片段一起群文学习。两篇文章较独特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作为单一动作和连续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学习后恰逢我们学校举行篮球赛,仿写就水到渠成了。队员们防守和进攻正好可以用上单一动作和连续动作的描写。用上这一招,同学们笔下的篮球赛,仿佛现场直播,非常有画面感。

  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主题、结构等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学习,找到独特之处,然后进行有目的地仿写。长期训练后,同学们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永康五中 邵剑


永康日报 学习周刊 00017 2018-09-14 永康日报2018-09-1400020;永康日报2018-09-1400019;永康日报2018-09-1400021;永康日报2018-09-1400023;永康日报2018-09-1400022;永康日报2018-09-1400024 2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