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37个治水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

  投资完成率86.7%,居金华市首位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保障饮用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日前,我省公布了各地201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考核结果,我市获评“良好”等次。今年,我市将“开展城乡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并出台了城乡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初步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保供水,只是我市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新一轮“158”碧水蓝天工程,压实水质目标责任,推进标本兼治,全面提升“五水共治”和生态廊道建设。今年共梳理治水年度任务177项考核指标,开展实施类项目37个,截至8月已完成投资14.25亿元,投资完成率为86.7%,居金华市首位。1-7月,国控章店断面水质为Ⅲ类;桐琴桥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Ⅲ类,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分别同比下降35.3%、6.2%;其他4个金华市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重点河流Ⅲ类水质达标率90%以上。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深、细、实”,深入分析水质短板、细查问题立行立改、实干落实不务虚功,强化治短补弱。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再排查,将16个水量大、水质差、影响强烈的排污口列入今年重点整治任务,纳入市零星工程管理,并完成了3个金华市控重点排污口整治。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管理不到位的短板,组建治水服务专家团,对637个项目村开展终端设施运维情况“回头看”,下发“一村一策”技术整改提升方案157份,现已完成整改提升144个。

  “五水共治”,关键在于标本兼治,我市着力在“建、修、管”上下功夫。作为今年“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作,我市全面启动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加快工业区块雨污分流改造,目前22个镇级以上工业区块已完成企业雨污分流改造1535家,完成率达77.56%;推进雨污管网排查修复,完成城市污水管网排查115公里,芝英、古山、方岩三镇联建主管网修复工程完成渗漏、破损点修复193个;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水平,启动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复合生态湿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龙山、芝英污水处理厂年内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

  为进一步巩固治水成果,我市不断强化“督、查、巡”,抓好长效管理。一方面,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开展河道、小微水体等保洁工作专项抽查,实行“一月一通报一评比”。另一方面,加大查处力度,开展乱倒垃圾专项整治,处罚乱偷乱倒垃圾行为37起、暂扣车辆或工具105起、教育警告后主动自行清理1540起;关停整治“低散乱危”企业(作坊)642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4家。此外,我市以河长制为依托,创建河长制标准化管理试点县,外延河长巡查考核制度,率先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纳入河长制考核范围,河长巡河率稳居金华前三位。

  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廊道”目标,我市突出“点、线、面”结合,着力抓项目建设、抓重点工程、抓特色亮点,全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目前,全市54个生态廊道项目中已开工47个,完成投资25.4亿元;围绕生态廊道示范带建设,突出3个示范项目、2个金华市级重点项目、1个示范段项目建设,完成率均在50%以上;立足展现区域特色,完成了南溪和东溪“美丽河湖”建设工作,并结合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酥溪-华溪生态廊道最美闭环,众泰汽车小镇民间投资达55亿元,“水经济”持续做大做强。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8-09-12 永康日报2018-09-1200013;永康日报2018-09-1200014 2 2018年09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