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40周年庆

文章导航

  走进“质量时代” 迎接美好生活

  ——永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纪事

  “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如今在市民中耳熟能详。从1998年提出质量振兴计划,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到2010年9月提出“质量强市”,再到2016年9月捧回“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金字招牌……永康已然在求质创强的路上打拼数十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不待扬鞭自奋蹄。而今,“质量让生活更美好”早已不再只是口号,它正一点点照进现实,生根发芽,丽州大地正在续写全新的质量新篇章。

  “

  东风之起

  质量基因融入发展血液

  上个世纪90年代,借改革开放东风,我市成为全国闻名的“五金之乡”,尤其是电动工具行业迎来了“只怕生产来不及,不愁卖不出去”的“黄金十年”。

  然而,20多年快速粗放发展,潜藏着巨大危机:质量问题。相互模仿,没有特色,无序竞争……彼时的永康电动工具行业形成了低价竞销——偷工减料——劣质低价——产销萎缩的恶性循环。

  1996年到1997年,《经济生活报》《人民日报》先后曝光我市产品质量问题;国家机电办、国家商检局、国家工商总局、省技术监督局纷纷对我市电动工具行业出手,审查质量问题,联合打假。

  “永康制造”陷入区域品牌发展危机。在1996年的广交会上,永康产的角磨机从单价130元降到了78元,依然无人问津。

  痛定思痛后,永康人意识到,抓质量是永康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1998年,我市正式提出质量振兴计划,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建立了质量专项治理组织机构,对区域性的电动工具、衡器产品全面开展质量整治。

  一批批厂长经理外出学习,一次次组织企业质量、标准技术培训;重新制订电动工具企业“准产证”发放标准,主动打击劣质产品生产;鼓励生产高技术产品,提高产品层次……一场持续至今的“质量建设”大戏就此拉开了序幕。

  质量基因,开始融入永康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当中。

  乘势飞扬

  质量建设提档升级迎飞跃

  2010年,我市决定把追求质量的要求提档——从“质量立市”到“质量强市”。当年9月,我市正式成立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之后,一系列指导性的纲领出炉。永康质量之路,由此迎来第二次飞跃。

  2012年,我市决心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那时,永康连“省质量强县”都还没拿到。一手抓紧申报“省质量强县”,一手开展“质量创强”前期准备,坚持探索与创新同行。

  2013年,我市获评“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同年6月18日,我市向省质监局递交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申报材料。当时,我省参与申报的城市中,除了永康,还有杭州、嘉兴、绍兴和诸暨,在城市体量和申报经验上,永康的优势都不明显。

  靠着“七都一城”的创建基础,以及自我提升的要求和渴望,永康PK掉一个个“大块头”,用实际行动证明“质量创强”的诚意。2014年1月26日,永康成为我省唯一获批创建资格的县级市。同年6月,我市组织质监、发改、建设、环保等部门负责人赴深圳学习考察。这趟深圳之行,革新了过去单一的产品质量理念,带回来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大质量”理念。永康质量建设,从单纯的五金产业产品质量建设,升级为了一场浩浩荡荡覆盖全市方方面面的全新“质量革命”。

  谋定后动

  “大质量”概念引领质量革命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深圳之行后,永康对“大质量”概念为引领的质量革命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有了更大的谋划和布局。

  2014年7月9日,我市下发《永康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争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下一步重点任务、工作目标及工作要求。此后一年内,我市陆续下发质量强市相关文件10余份,涉及鼓励企业加强质量建设、培养质量人才、扶持品牌发展等方面。

  同年9月29日,永康质量学校开学,首开县级市人民政府与高等院校联合打造专业质量人才培养平台的先河。以质量学校为依托,我市质量教育进入到了社会各个层面。从行业到企业,从学校到商店……质量概念,不再只是永康生产制造者的专属,而是各行各业的共识。

  “质量革命”战线扩大后,第一个遇上的质量难题,就是环境质量。于是,一通五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街角小品……城市乡村环境面貌一美再美;高燃料锅炉淘汰、低散乱行业改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扬尘治理……各产业转型升级一浪高过一浪;水气同治、气尘合治,几十个单位部门同出组合拳一强再强。终于,“永康蓝”成为了常态、杨溪水库出现Ⅰ类水、空气质量频登全省榜首。

  “大质量”建设攻克了环境质量首难,其他领域质量建设也顺势推进。“十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圆满完成,创新推行4D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推动餐饮行业“阳光食堂·透明厨房”建设,进而成为了又一推广全国的“永康经验”。“从穿雨鞋到布鞋”见证了厨房革命,也见证了创强路上的永康质量精神。

  “工程质量”是我市的一张“金名片”。在“质量创强”期间,我市通过标杆引领、经验共享、广泛带动从而促进整体提升,“工程质量”和其他领域的创强工作一样,通过开放性、多元化区域质量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自身质量发展,进一步凸显“质量创强”的独特意义。

  众志成城

  20年后永康再成全国焦点

  确立了“大质量”概念后,永康上下掀起了“全城作战”的创强势头。

  从2015年起,各行业以不同主题,通过诚信公约签字仪式、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孵化、质量比对、QC小组活动、质量文化长廊、质量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一系列质量提升活动。一时间,以“部门指导、协会主导”的“双导模式”在各行业间迅速铺开,形成了有针对性还接地气的求质氛围。

  质量革命,在永康这座县级小城展现出了独特魅力。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让永康再一次成为了全国焦点。2016年9月,副市长吕群勇代表我市从时任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手中接过一块金灿灿的牌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开创了县级市队列的先河。

  时隔20年,永康质量终于再一次被全国聚焦。只不过,这一次,聚光灯下的永康,可以无比自豪。

  如今,“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在城市质量精神口号征集活动上从全国6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标语,真正成为了永康人的城市质量精神,更成为了美好永康生活的现实写照。 □记者 王导 见习记者 胡锦

  永康质量学校首开县级市人民政府与高等院校联合打造专业质量人才培养平台先河。

  大事记

  1998

  提出质量

  振兴计划

  2010

  提出

  “质量强市”

  2013

  获评“省质量

  强县示范县”

  2014

  “永康质量

  学校”开学

  2016·7

  《永康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正式发文

  2016·9

  成为首个全国质量

  强市示范城市县级市


永康日报 40周年庆 00004 2018-09-06 永康日报2018-09-0600013;永康日报2018-09-0600012;永康日报2018-09-0600011;永康日报2018-09-0600014;永康日报2018-09-0600015;永康日报2018-09-0600016;永康日报2018-09-0600024;永康日报2018-09-0600025;永康日报2018-09-0600018;永康日报2018-09-0600026;永康日报2018-09-0600019;永康日报2018-09-0600027;永康日报2018-09-0600020;永康日报2018-09-0600028;永康日报2018-09-0600021;永康日报2018-09-0600029;永康日报2018-09-0600022;永康日报2018-09-0600030;永康日报2018-09-0600023 2 2018年09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