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村有讲学洞 先祖当过官
●官山应村
山
官
◎石柱镇
诸永高速
桥西线
应
□见习记者 卢晨冰
官山应村位于我市石柱镇西南面,330国道附近,村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全村约有110户、400多人。因为村民大多姓应,村落建在官山一侧,所以叫做官山应。
前天,记者从一条羊肠小道走进该村,展现在眼前的是嫩绿色的田野,深绿色的高山,宁静祥和的村庄,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祖先曾是大官
官山应的村名,乍看之下似乎没什么不同凡响的,但事实上,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为外人所知的深意。
目前,官山应村的宗谱正在修订完善中。作为修谱者之一的应忠明介绍,官山应以“官”字开头,是因为村里的祖先,曾是一位大官。在古代,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官山应村出了一位处于社会上层地位的“士”,自然是令整个村子都有荣焉,以“官”字作为村名,正是为了纪念那位做官的祖先。让人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那位祖先的名讳已经不可考究了。
应忠明表示,将“山”字放在村名的中间,是因为官山应村的地理位置恰好就位于山麓间。为了应景,就取了“山”字。“官山应”三个字中,最后的“应”字,取的是官山应村村民的姓氏,表明这是一个以应姓为主的村庄。
有文人学士在岩洞讲学
官山应村四面环山,应氏在此处繁衍生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应忠明介绍,那位当大官的祖先所处的,是一个朝政昏暗的朝代。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的事情屡见不鲜。官山应的祖先虽然试图改变,却独木难支,最终心灰意冷,带领族人来此地避世隐居。
据《永康县地名志》记载,官山应村的南面有官岩,系旧武平乡乡主庙址,山形如狮,有岩洞可容一二百人,早年曾有文人学士在此读书讲学。
在65岁的村民应军妙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座寺庙前,那是一座依靠岩壁而建,古香古色的寺庙。“我们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这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岩洞,洞里还有佛像。这应该就是地名志记载的‘文人讲学的岩洞’。”应军妙说。
在下山途中,应军妙指着旁边郁郁葱葱的树林感叹道:“这些树,可都是我们村里人在几十年前亲手栽种的。”
在以前没有煤气的年代,木柴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木柴从哪里来呢?捡枯枝。山里的枯枝捡完了怎么办?砍树。于是,就在年复一年的砍伐下,山上的树木变得越来越少。山上光秃秃的景象终于引起了村民们的重视,村民开始动手恢复绿植。“这些树大概都是我十几岁时种下的,现在算算大概有50年了吧。”应军妙说。
中福在线永康销售厅
特约刊登
地址:五金西路102号
电话:87186789
永康村名探秘
市民政局、永康日报社主办
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