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川流静 天青月照明
□胡潍伟
戊戌初夏的一天,收到天明兄的发来的微信,说准备出一本诗集,定名《诗涯樵客》,嘱我为之提些意见和做点序评。
捧着厚厚的诗稿,徜徉于天明兄的诗海词山,品味着吟坛樵客的字酙句酌,沐浴着现代诗人笔下的唐风宋雨,体会着一位愤世嫉俗者的喜怒哀乐,自是感慨良多。
其一,有感于其创作激情之澎湃。天明兄从市人大退休,从政数十年,有着丰富的乡镇工作和机关工作经验,他不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且性情率真,为人耿直。不仅关注民生民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且热心于文史挖掘整理,如对历山文化的研究、江南新城人文历史的搜集等,无不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素养。这些年来,天明兄长期醉心诗书文史,修身养性,笔耕不辍,坚持不懈,努力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习总书记语),已出版了多部诗文和纪实文集,这次的诗集收录了他近三年来的诗作近千首,近乎每天一首,如此速度和效率着实让人为之惊叹!天明兄之勤勉和敬业亦可见一斑。
其二,有感于其涉猎范围之宽泛。诗集中包罗了讴歌、感时、览胜、咏物、怀古、凭吊、悟世、偶寄、酬唱、藏嵌、诗评、乡愁、行吟、同窗、天伦及联对等众多方面,仰观家国,俯察市井,上达天文,下至地理,评价世态,自省人生,可谓足之所至、眼之所及、耳之所闻,皆手到擒来,尽入诗囊。如无大情怀者焉能为之?
其三,有感于其水平提升之快速。正如天明兄自己所述,自进入中华诗词论坛,被铜雀台诗社聘为常务管理版主,历练其中,诗词用韵从中华新韵转向默认平水韵及词林正韵,由此取得质的飞跃,不仅创作能力大有提高,数量激增,而且诗的古朴和意境得以重塑。作为常管,不但每天要点评上百首甚至更多的诗作,还要牵头组织社课等活动,长年累月,没有相当的功底和十分的热心是很难坚持的。譬如我,同样在这个平台上,就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在论坛上,天明兄醉心其中,不但倾付了热忱,也收获了历练和升华。这种练诗之路,其实是可以为很多诗词爱好者所借鉴的。
其四,有感于其诗语性情之率真。《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习总书记同样强调,“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天明兄的诗词多文浅语显,意达情至,词少雕琢,直抒其言,但言直意明,词心通达,别具一格。来看几首在论坛上被评为精华帖的也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针砭时弊的:
《南乡子·票惑》
演唱啥东西,天价难辞乱鸟啼。犹买后庭花百万,涂齑,粗细腰包万里时。 师者出无稽,众怒纷纷不足奇。可惜此中题未解,天机,地狱幽幽世道迷。
《车检》
每临车检犯心愁,鼠窜风箱懵两头。
虽道可依程序走,过关还赖找黄牛。
两首俱言直意赅,笔触老辣,直击现状,一如鲁迅先生杂文锋利而隽永,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类作品也可以说是天明兄自身性情和禀赋的真实写照。
又如写梓里乡愁的:
《满庭芳·美丽乡村》
伫立寒窗,望遥南岭,石城横亘天边。有轩辕氏,磨剑铸炉前。虞舜趋之驭象,云深处、万亩良田。孙吴母,九铃三马,自此古州沿。 康安,谁赐也,兴邦富国,肇业盈川。仰龟渡沧桑,若泰悠然。绘就农耕小镇,圆梦里,又着头鞭。蓝天下,桃红柳绿,胜境在人间。
不仅夹叙夹议,铺叙有致,而且文笔洒脱,意蕴深涵,抒发了对家乡浓浓的爱恋之情!
再如几首写闲情偶寄和美满天伦的:
《念奴娇·除夕感怀》
艳阳高照,又灯红火旺,万家除夕。祝福声中多暖意,频报东风消息。同学传情,诗朋和唱,山友微群集。太平盛世,得之难却欢席。 瑞犬承接金鸡,风清气朗,奋展鲲鹏翼。国泰民安才是本,扶困强军蹄疾。万贯钱财,千盅玉酿,不过浮尘及。眼明身健,乐看无尽云碧。
《沁园春·雪后携孙游》
霁后阳开,老少同行,弄杖北林。借游山玩水,强筋健体;赏梅问竹,养性修心。滚雪堆人,捏团干仗,一路嬉哈难歇禁。梅丛里,问啾啾小鸟,何故欢吟? 冰针刺骨无涔,耐跋涉长途不觉沉。悟涨河搁草,池清鳅隐;和风驻鹭,德厚人钦。崖畔观痕,石矶辨类,生活丝丝皆可琴。蒙童得,便老翁知足,晚照如金。
《临江仙·年味深深》
立业当家成自主,年年过节团圆。工资微薄少余钱。庆衣妻巧剪,贺对我亲研。 儿女安康茅屋下,不劳洪福齐天。几盆小菜亦悠然。诗书裁绮梦,入枕落深眠。
几首皆意诣明确,韵律和谐,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祥和生动,流畅自然。生活的感慨,心胸的开阔,令人赞叹!
再看几首感怀和咏物的:
《迎元宵》
昨夜狂闻风雨声,当为惊蛰启行程。前天已达中央令,不日将齐各界英。大法专修扬正纛,陈条数易厉长征。春山舞动神州火,此个元宵月更明。
《古驿道》
千年驿道载悠悠,蚓线蛇灰埋古楼。冷月秋霜追铁马,奇花异鸟入青沟。仰天无语旧痕在,明志不移新印留。人厌浮尘离闹市,问梅踏石韵同收。
《卜算子·寒梅》
独放两三枝,胜却千姿拥。雪里开花雪外红,为把清香送。 爱者慕名来,深浅知人懂。苦乐无常苦味浓,不变迎春梦。
几首则皆情景交融,清新雅致,不仅研悟通透,凝练意深,且稳健有力,寓意深长,格调昂扬。
“日暮川流静,天青月照明。”天明兄是我市较早涉猎古典诗词创作者,也是较早便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者之一。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的热爱加之其满腔的热忱和豁达的襟怀,促使他执着于传统诗词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而乐此不疲。正如他自己所说,诗词是其生命的一部分。即是生命之托,自当尽心竭力而无怨无悔。纵观天明兄之诗作,应已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诗词艺术核心的意象语言的继承创新上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愿天明兄初心不移,佳作不断,诗词之旅永远在路上。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