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开创宫颈手术新模式受益者已达千人
——记市妇保院妇女保健部主任、“卓越医师”应瑜
□记者 章芳敏
“我觉得,承担常规工作的同时,条件和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应有所创新。只有将手术从工作变为创作,将技术升华为艺术时,才能完成从‘手术匠’到‘大师’的飞跃。”这是永康市名医、副主任医师、妇保院妇女保健部主任应瑜的工作写照。从医30年来,他一直把把“不断攀登险峰,多拯救危重病人”当作自己的不懈追求,始终坚守在妇科临床一线,担负妇科各种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手术,尤其在腹腔镜应用方面造诣颇深。他说:“救治患者的生命,是我作为医生的职责本分,也是我在医学上追求‘专精深’、勇于探索的初衷。”
敢于向疑难疾病挑战
开创宫颈手术新模式
应瑜2001年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妇保院,多年来的医疗实践,使他深深懂得:当医生尤其是当一名有作为有建树的优秀医生,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勤学苦钻,扎扎实实地多做临床治疗,多从一线获取真知灼见,一点点地积累经验,一步步地提高医疗水平。
妇保院妇科就是在他的带领下茁壮成长的。刚到妇保院时,妇科刚刚设立,医护团队人手紧缺,病人寥寥无几。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科室医疗和服务水平,是应瑜最为关心的问题。
应瑜有一种鲜明的个性特点,按他的话说,就是“喜欢探索,喜欢挑战。”他选择妇科肿瘤专业作为突破方向,就是要向疑难的疾病挑战。为此,他在诊断和手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妇科手术多,每周3~4台大手术是家常便饭,大多数手术时间长,中间不能停顿,不能吃饭和休息。应瑜对此不但习以为常,而且手术越多越难越大,他越高兴。正是通过大量手术的操作,加之他刻苦钻研、勇于尝试,开创了我市腹腔镜下宫颈癌术救治的新模式。如今,该诊疗模式的受益患者已达上千人。
腹腔镜下进行治疗对医生的技艺要求特别高。不少外县市的患者也纷纷慕名前来找他看病。腹腔镜在其他妇科疾病也较为常用。如今,妇保院妇科手术微创率已达80%以上。
脱下白大褂
他乐当健康宣讲员
穿上白大褂,应瑜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健康卫士;脱下白大褂,他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健康宣讲员。“宫颈癌当前发病率高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所以,你们报道时一定要提醒广大妇女重视定期体检。”采访中,应瑜一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他接诊的宫颈癌患者中,年纪最小的才20多岁,最大的85岁。
今年5月,一位中年妇女去做检查时被确诊为宫颈癌。她经过一番咨询了解后,得知妇保院开展的微创治疗方面颇有优势,就找到应瑜。经过详细问诊、细致检查后,应瑜为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案。在应瑜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手术顺利进行。每次到妇保院复查,她总要前去向应瑜问好。“患者的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应瑜说,“许多患者出院后都会像朋友似地回来看我们。看到他们恢复健康,我们别提有多高兴。”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应瑜觉得,“只有打造技术精湛的妇科团队,才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妇保院妇科梯队建设目前已初显成效,建科时的一批年轻医生如今都成了科室的骨干医生。
“妇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科室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才能快速提高。”应瑜感激地说,“今后,我们打算自我加压,实施单孔腹腔镜术,弥补目前多孔尚存的不足。”
应瑜(右)和他的团队正在探讨救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