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导航

  来自“2017中国县级医院 竞争力排行榜21强医院”的系列报道

  专注骨科30年 引领微创新发展

  市一医骨科跻身2017中国县级医院专科23强

  市一医骨科共有两个病区,分别为骨一科病区和骨二科病区,自2015年施行病种划分以来,骨一科主要专注于脊柱,而骨二科则专注于关节、关节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一医骨科患者数量持续增长。通过近期专访,记者了解到,经30多年努力,该院骨科在创伤、脊柱及关节类疾病治疗方面渐成口碑,而这三类也是骨科疾病中较常见的三大类。

  骨一科医生在查房

  骨二科医生在关节镜下手术

  脊椎疾病凶险且多发

  须结合实际妥善救治

  在市一医骨一科,医护人员常遇到病情凶险的脊椎损伤患者。数月前,33岁的刘先生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被送往该院。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其颈胸交界脊椎骨发生错位,直接造成全身肌力严重减弱,下肢肌力Ⅰ级(六级肌力中,Ⅰ级肌肉可触及轻微收缩;0级完全瘫痪)。

  “这种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颈椎骨折半脱位。”主任医师、市一医骨一科主任颜程告诉记者,颈椎骨折脱位为严重的脊柱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瘫痪。而颈椎骨折脱位引起高位截瘫是骨科最严重的损伤之一,死亡率高、恢复率低且合并症多。好在刘先生入院后马上得到妥善救治。

  事实上,颈椎骨折脱位和屈曲性颈椎伤并无本质类似,前者多由暴力引起,而后者由于年龄增长椎间盘自然老化、长年累月保持错误坐姿等导致,本质都是脊椎病变。针对骨一科数量更庞大的颈椎病患者,颜程告诉记者,颈椎病共分五类,分别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五种类型中,有些类型能够通过锻炼等改善,有些类型如脊髓型颈椎病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缓解,前不久,就有位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八旬老先生辗转多家医院因为年龄太大被拒后,在该科接受治疗。市民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骨科手术并不可怕 微创手段为患者送福音

  创伤类是市一医骨一科最普遍的疾病类别。几天前,就有位60多岁的阿公拿着片子来骨一科询问:“前几天我摔跤时右膝重重戳地,现在膝盖出现积液变得软绵绵的。”原来这位阿公已患有外伤性滑膜炎。不一会,又有一位阿姨前来咨询:“前几天上山左脚踝不小心扭伤,现在肿得跟馒头一样。”这样的患者,骨一科还有很多。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在骨科患者中的比例不断增加,骨折等大大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其家属也因普通开放手术创伤大且恢复慢不敢轻易尝试。不过,市一医骨科率先在我市将微创治疗骨折理念运用于四肢骨折内固定中,而且随着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现在在患者心中口碑也变得越来越好。

  颜程说,随着微创的普及,腰椎及颈椎手术并没有想象那么可怕,患者被推出手术室时,往往只会在手术相应位置看到一个指头大小的创伤痕迹,而且他们很快就能出院,最快一两天就能下地了。

  关节疾病不宜拖延 及早重视避免病情加重

  7月底,市一医骨二科接治了一位40多岁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她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在一家医院拍过核磁共振,当时医生看完片子却告诉她“没啥大碍”,所以她就非常放心地加强锻炼,还经常采用盘腿下蹲等姿势,骨二科查看其状况后,发现其半月板撕裂已经进一步加重,不得不马上手术。

  骨二科希望借此提示,关节不适应及早诊疗,避免拖延加重病情。以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为例,虽然晚期韧带重建的方法很多,但远期效果不如早期理想,不仅不能完全恢复原韧带的功能,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许多患者最后患上严重的膝骨性关节炎而被迫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尽管早在2000年,主任医师、市一医骨二科主任纪益魁就已经成功在我市为一位90多岁的老人成功置换了髋关节,而且该科目前每年置换人工髋膝等关节的数量达到100多例,但他还是表示:对于老年人而言,置换关节可以让他们尽快下地,避免久躺病床造成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然而置换关节高费用和高风险并存,市民更应在平时保持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等造成的关节磨损,防止走到换关节这一步。

  肩痛成因多种多样 骨科开课纠正诊断误区

  在市一医骨二科,有些肩痛患者一进诊室就说:“医生,我得了肩周炎,您给我开点膏药吧!”“医生,我肩痛已经影响到睡眠了,不会是肩周炎吧?”肩膀痛就一定是肩周炎吗?

  纪益魁说,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疾病有很多,不能笼统以“肩周炎”盖之,不然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和误治。比如肩袖损伤约占肩痛患者的20%至30%,如果当做肩周炎治疗,进行不恰当的肩关节活动,就容易进一步加重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治疗费用。

  随着肩关节外科的发展,特别是核磁共振等的临床应用,人们对肩关节疼痛疾病的了解和治疗手段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如关节镜技术为医生成功地打开一个“钥匙孔”,把眼睛和手指“伸进”病人的关节中进行诊治,成为了膝关节等治疗中常用的微创手段。2015年,纪益魁专门赴浙二医院进修肩关节镜。2016年肩关节镜已经在该科常态化开展,为肩关节疼痛患者带来福音。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发生病损的关节之一。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对肩关节疾病的防治作用,今年6月,市一医骨二科申报并审核通过金华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肩关节周围疾病的在认识及治疗进展》,该课将于9月份在金华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上线,致力于增加医护人员对肩关节周围疾病的系统了解,确保全市范围内肩痛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救治。

  科室坚持引进走出 九成指标达三甲标准

  为响应“双下沉、两提升”号召,去年,邵逸夫医院范顺武名医团队室工作室(骨科)进驻市一医骨一、骨二科,现在每两周周六,名医团队工作室都会派成员专家在该院骨科坐诊、查房、手术。

  两周前,一名40多岁的女士就在工作室成员,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25年余的硕导施培华的操刀下完成了交叉韧带重建。她和家属都很开心:“不用去杭州,就可以请省城医院的专家看病、做手术,真是太方便了。”

  “范顺武名医团队工作室”领衔人、主任医师范顺武是教授、博导、博士,团队工作室共有脊柱、关节两组共11名成员,成员下沉在准确诊断骨科疑难病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两个科室医生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的能力,真正在我市发挥作用,造福患者。

  在主动“请进来”的同时,市一医骨科积极“走出去”,派年轻医生前往浙二医等医院进修,而科室领头人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目前三甲医院骨科病种质控十项标准中,市一医骨科已经达到九项,能够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效救治,避免异地就诊遇到排长队挂号、医保异地报销难、长期等待床位等难题。

  □记者 陈慧


永康日报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00011 2018-08-15 永康日报2018-08-1500005;永康日报2018-08-1500008;永康日报2018-08-1500007;永康日报2018-08-1500009;永康日报2018-08-1500006;永康日报2018-08-1500010;永康日报2018-08-1500013;永康日报2018-08-1500014;永康日报2018-08-1500011;永康日报2018-08-1500012;永康日报2018-08-1500015;永康日报2018-08-1500016;永康日报2018-08-1500017;永康日报2018-08-1500018;永康日报2018-08-1500019;永康日报2018-08-1500020;永康日报2018-08-1500021 2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