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三江六岸来了个“考察团”
金政要求持续推进三江六岸品质和功能的提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首席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提标改造后的三江六岸景观效果怎么样?“漂亮!”这是13日下午,市委书记金政率“考察团”环溪步行5.5公里后给出的答案。他要求围绕品质提升、功能拓展、特色塑造等主线,持续推进三江六岸提升改造,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全力打造优雅城市。
“考察团”由副市长朱志昂和市委办、建设、综合执法、规划、水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14时30分出发,从望春桥段开始,步行至龙川桥,过黄棠桥,沿慢行道回转至望春桥,包括沿途现场办公的时间在内,用时1小时25分,这个“考察团”全面视察了三江六岸提升改造工程一期项目的改造成果。
投资近8000万的改造工程一期项目以“永康城市形象水岸”为规划定位,北起望春桥,南至南溪大桥,目前除龙川东路延伸段尚未施工以外,其他路段均已完成改造。打通了江边休闲游步道,新建了水中栈道等特色栈道,改造提升了江边广场和绿化景观,增设了休闲娱乐设施,这个一度有过争议的工程,完工之日,便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好评。
这个好评多出现在傍晚有如潮涌般的锻炼人群中,是一幅吹拉弹唱、各得其乐的热闹景象。而在白天,三江六岸又是不一样的风景。当天下午,烈日当空,虽汗流浃背,但有江风拂面,在水上栈道间穿行,透过栏杆看向江面,时不时有成群的“翘嘴白”闪现,偶有路人在桥底的水中栈道里乘凉,是静谧而美好。
“三江六岸是得天独厚的城市资源,是展现永康风采、品质和文化的重要平台,总体来说,改造改出了设想中的效果。”金政一行边走边说,在肯定改造工程的同时,从江边绿化不应遮挡市民视线讲到水中栈道外立面应与整体形象衔接,再到江面漂浮物要加强打捞、“水深危险”等警示牌标识也需美化、系统与节点命名、桥底亮化美化等细节问题,在便民措施、视觉效果、文化元素、休闲项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金政指出,三江六岸是城市客厅,是文化舞台,更是生活天地,要把扮靓三江六岸、还江和岸于民作为城市建设、环境治理、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的平台和载体,持续推进三江六岸品质和功能的提升,有序推进其他地段的开发建设。要以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分步实施、协调发展为原则,注重打通节点、打开视点、打造亮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为城市再添一道亮丽风景线,以此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让更多市民共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