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男生越来越“娘”,经不起生活考验?
“永康西瓜男孩”血性回答:不
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常会听人们说,现在的男生越来越“娘”了,不仅性格偏“静”、脾气偏“软”、爱好偏“宅”,连穿衣打扮也追求起“花样美男”的效果。
谢霆锋在担任《中国新歌声》导师时,就说了一番让中国男人颤抖的话:说实话,我已经有点厌倦流行的韩风。我觉得,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
同时,有教师反映,如今的男孩似乎不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皮实”了。有的老师批评男孩时,他们会因为回答不出问题,露出极其尴尬的表情,要是再被说上两句,他们看起来马上就要哭出来。
近年来,这类男孩,有增多的趋势。那么,是不是社会步入“伪娘”时代了?
不,有声音响亮回答着。他叫李恩慧。
8日,微博@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长达8分多钟的“永康18岁西瓜男孩”视频报道,瞬间引爆网络。除了新华社和@央视新闻,在微博和微信上,包括@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央媒以及网络大V,一齐转载李恩慧的报道。
李恩慧:情动丽州的血性男儿
2018年的夏天,感动永康城的人物之一,摆摊卖西瓜的小哥哥——李恩慧。这位刚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的男生,誓言靠自己的力量赚学费。
一个人选择不了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走的路。18年前,一名孕妇流浪到我市象珠镇峡源村,被一位好心的农民李安明收留,不久后一名男婴诞生,但他的生母却不告而别。李安明给孩子取名李恩慧。
李恩慧小时候走到村里人多的地方,都是低着头,因为自卑。同时他也知道,改变命运得靠自己。
从高一起,李恩慧就开始做兼职,餐厅帮厨、洗碗工、外卖员他都干过,靠打工赚来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生活不富裕,却不妨碍李恩慧有自己的理想。他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但因为体能不达标,一度与这个梦想渐行渐远。为了克服体能的短板,他有意识地增加锻炼,增强力量,最终得偿所愿。
正因如此,他要为自己挣够1.4万元的学费。“从一开始就有很多人想直接把钱给我,但我一分钱都没有收。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原则和尊严。现在我自己有能力了,那肯定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些是拿钱都换不来的。”李恩慧说。
□记者 舒姿
记者感言
天天舔屏看鲜肉,以“柔弱”为美的我们,可能已经忘了真正的“血性”是什么?是的,李恩慧表现出的就是“血性”。有“血性”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曾经在新西兰北帕男子高中任教30年的一位老师在睡梦中离开人世。当灵车驶过学校时,全校1700名男生聚集在路口,为老师跳起了毛利战舞,为其送行。原始的呼喊声,整体划一的动作,大地为之震颤。
今天,我们呐喊,让中国多些像李恩慧这样有“血性”的男儿吧,让大地颤动得再猛烈一些吧。
“永康西瓜男孩”的坚韧自强让人感动
@央视新闻主持人侯丰:一开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想叫他“西瓜男孩”,但是看了之后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乐观的奋斗者,贫穷或暂时的艰苦,可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磨刀石”。他非常乐观、坚强,从不抱怨,他只是做自己可以做到的那部分。我觉得,他应该有强大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强国一代的后来居上者。
@几两木:师弟加油。我们浙警院不乏励志的例子,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也是其中一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未来走上警察岗位的时候,一定要用你梦想做警察的那种纯粹去做事、做人,用你的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青鸟:现在,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真人秀偏“娘炮”时,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感触颇多。男人们,是时候把自己唤醒了,呼唤血性,寻找血性,期待中国男人硬汉归来。
@云朱2014:其实,让孩子举止阳光、精神健壮,不仅是对男孩的希望,对女孩也是一样。李恩慧值得每个孩子学习,希望孩子们成长为个性鲜明的“完整之人”,男孩可以细腻,女孩也可以勇毅。在与外界和他人的开放互动中,学会尊重包括性别在内的更多差异,充满庄敬自强、堂堂正正的气派。这关乎下一代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和集体气质。
@等待戈多:不少男孩之所以越来越“娘”,性格偏“静”、脾气偏“软”、爱好偏“宅”,与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多出现李恩慧这样的“血性”男儿,社会就更好了。
@寻:有些人依赖性强,如果接受别人的捐赠,1万多元学费一下子就筹集到了,这样可以快乐地玩两个月,而李恩惠不接受捐赠,靠自己的能力赚钱。这种坚韧和自强进取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如何让男孩阳刚起来
市佑德幼儿园园长沈敏:日常幼儿教育中,我建议爸爸多参与。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妈妈的50句话可能抵不上爸爸的一句话。
幼儿园可以有意识增加男性教师的比例。通过外聘或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增加幼儿与男性教师的接触机会。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多开设幼儿体育课程,在运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也培养男孩的小男子汉气概。
有可能的话,幼儿园可多组织幼儿进社区等公共场所,加强孩子的户外运动。多与社会接触,也是可以锻炼幼儿的胆量。
我建议大班的家长可利用暑期,给孩子报名学习跆拳道、散打等比较阳刚的培训课程。
说 说
美要美得有风骨
潘安原名潘岳,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字安仁。民间对潘安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
虽然后代不少人把潘安描写成一个女性化的模样,但潘安却是一个尚武的花样美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可以看出,经常弹弓而出的少年自然不该是个文弱和脂粉气浓的“绣花枕头”。
根据目前出土的同时代文物以及描绘晋代时期的绘画作品《竹林七贤》等考证,当时社会所流行的贵族男子形象是高大、浓眉大眼,留有鬓角和胡须,脸型是长而有轮廓,阳刚中透着儒雅秀美,具有典型的“魏晋风骨”。
而潘安作为当时男性审美标准的最高峰,大抵也就是这个模样,而绝非轻佻的“眼线美男”。
潘安能够名垂后世的原因无外乎三点。
才华出众。文学作品中常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来形容潘安与陆机。潘安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情,读者句句能体味到他内心所想,潘安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这也融入他的作品中,一般男性文学家的作品这样的风格不多。
相貌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因而留下了“掷果盈车”“掷果潘郎”的成语和惊艳了近千年的浪漫传说。
至情至孝。妻子杨氏早亡,潘安对她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李商隐曾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
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记载有潘安辞官奉母的故事。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有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安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的孝感动,便允他辞官。
声
音
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