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暑假里,
家长为什么焦虑?
盛夏时节,可与窗外聒噪跳脱的蝉鸣相抗衡的,恐怕就是放暑假的孩子了。回首十年前,暑假正是孩子们四处撒欢的好时机,一天到晚不着家,下池塘、抓蝌蚪、看星星、听蝉鸣……父母亦是乐得悠闲自在。如今的孩子说来倒也是“早出晚归”,不过是在往返于各类兴趣班、补习班的路上。除此之外,打着“开眼界”的旗号,外出旅行、参加夏令营也已成为一些家庭的假期标配。虽然一直提倡假期给孩子减压,但细细一翻账本,孩子的暑假成本可不低。
都说孩子是“碎钞机”,可选择权终究掌握在家长手中。远离课堂的暑假为何仍然如此紧绷?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他们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家长的焦虑究竟缘于“高额开支”还是“竞争高压”?
□见习记者 马忆玲 吕鹏 卢晨冰
希望孩子能多学点技能 暑期各类兴趣班火热
暑假兴趣班向来以学习时间短著称,课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根据市青少年宫的暑假兴趣班情况介绍显示,例如乐器、舞蹈、书法、象棋、绘画等兴趣班一类,其学习时间通常都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按照细分类别的不同,收费不等。比如,最低的只要900元一个月,最高的则达到4500元之多。
对于35岁的全职妈妈胡祝影来说,暑假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在照顾女儿上。“常待在家里看电视,孩子会觉得无聊,对视力也不好。加之孩子还小,我们又不太放心她独自下楼玩。而且这高温天气跑出去容易中暑。”没有了可供孩子走街串巷的长弄堂,兴趣班无疑成为了大多数家长最好的选择。
不同于面对应试压力的家长,胡祝影在给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曹文欣做暑期规划时,更多的是开拓类型的课程。整个7月,曹文欣这副小小的身躯还挺忙碌——上午分别是奥数班和写作班,下午去上舞蹈班,晚上还有一堂英语课。胡祝影在选择课程时,尽量确保与校内教学内容岔开,可谓是一片良苦用心。“我们并不想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兴趣班主要是为了开拓孩子的思维,趁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让孩子有一个消磨时间的去处。”
也许是没有了学习上的压力,曹文欣格外喜欢上兴趣班,对于她来说,班上的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聊起课堂,曹文欣滔滔不绝。她说,兴趣班的老师与学校里的教师不同,没有课外作业任务的同时,还有不同的奖励措施,“我们学得好会有积分,累积得分高的同学可以换取礼物。积分有1分、3分、5分、10分,礼物有滑板、钢笔、铅笔盒、橡皮泥、卷笔刀等等。还有跳舞,跳得好还能去电视台表演呢。”
四个补习班,一个月至少要花费7000元,这对于胡祝影的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较大的支出了,夫妻俩说,“多少学点兴趣特长,总比在家里玩要好。”
不想输在假期 花“巨款”提前为孩子报辅导班
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城区各个中学附近往往分布着不少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除了文化课辅导班外,甚至推出了作业班。上前一打探,暑假培训班的费用都不低,如果说兴趣班只是小贵,那么各类辅导班就真称得上是巨额了。一般的暑假培训班,一期价格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而一对一的辅导班,如果多门课程同时辅导,一个月的开销高达1万元,实在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然而,多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透露,即便是在这般高昂的明码标价下,依旧有不少家长已经提前来给孩子报了名。“暑假比较长,家长们不想让孩子输在假期里,所以利用这段时间,前来补齐文化课中的短板。”
家住江南街道紫荆苑小区的李怀申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刚中考结束,暑假过后就要上高中了。正所谓“笨鸟先飞”,孩子一直存在偏科的情况,正好趁暑期长假提前做个预习。“数学和物理两个学习班的费用加起来5000元左右,加上英语口语的一对一辅导,总共花了近8000元。”李怀申说,即使这笔钱花得心疼,但若能让孩子赢在高中起跑线上就划算了。
好不容易挣脱中考“牢笼”,却又立马被束缚住翅膀,孩子心里自然是抗拒的。但李怀申也有自己的一番想法:身边同事、朋友、邻居家的孩子都在上暑期培训班,学习文化课和各种技能,自家的孩子当然不能落下。只有报了班,他的心里才会踏实。
如李怀申这般给孩子同时报几个辅导班的家长不在少数。7月初,马女士刚给女儿南南支付了一笔4000元的英语补习费,课程为期一个月,仅有12堂课。南南今年下半年升高三,在别人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补习狂人”——每个假期投入到学习班的开支基本在1万元以上。马女士有本专门用来记录补习开支的小册子,一查,数字惊人。“小学五六千,初中一万元起跳,高中两到三万。”虽说价格高昂,但马女士始终觉得这笔开销必不可少,因为学校里牛娃辈出,一旦松懈就会被甩出一大截。
今年暑假,南南的计划表上,是一如既往的密密麻麻。总共有6个培训班,包括数学、英语、科学、游泳、书法。在时间安排上,从假期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25日,全程无空当。从6月中旬起,马女士就开始着手拟备计划表,为了确保每个课程时间能完美契合,这张计划表经历了一改再改。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如此紧凑的安排中,马女士还挤出了10天,给南南报了海外夏令营。“我希望女儿在这个年龄多出去走走,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通过异国生活体验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同时提升语言沟通和独立自理能力。”她告诉记者,这次夏令营费用为3万元。
报班之后家长仍有隐忧 陪伴对孩子更为重要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在报完兴趣辅导班后,不禁有所担忧:这样是否过于拔苗助长了?年轻妈妈吴婵姿说:“我们做家长的也很无奈,因为身处的教育环境都是如此,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充饥。”她和丈夫时常会感到焦虑,常会反复自我检讨,孩子各个阶段的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接受到了足够的教育,又是否磨灭了她的天性。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表示,会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大司巷小学二年级家长张虹认为,相比较“托班”,拿出充足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她给孩子准备了一份暑期亲子阅读清单,还买了两本手工教学书,每天晚饭后陪孩子去广场学轮滑。“学习不应该是孩子的全部,玩也是孩子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趁着暑假,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再感受一遍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