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经济开发区

文章导航

  开发区党群齐心打响小微园拆违攻坚第一枪

  拆出发展新空间 打造创业新沃土

  我市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作为工业经济主战场的经济开发区,当仁不让要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26.1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已建成19.6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破解工业发展瓶颈,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文建多次在会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小微企业园建设就是开发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极。”

  堰头小微企业园建设是今年开发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区审时度势,以“华山一条路”的决心,精心谋划,结合“三改一拆”“治危拆违”“低小散危”整治等重点工作,围绕“安全、规范、发展、优化”四大主题,蹄疾步稳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此举将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开发区真正实现“凤凰涅槃”。

  以拆促建

  腾出小微企业园发展空间

  18日上午,在位于开发区炉头村的粮站区块,两台大型挖机伸出铁臂来回猛击墙体,伴随“哗哗”的声响,一间间房屋应声倒下,四周扬起尘埃。这也意味着,开发区正式打响了堰头小微企业园拆违攻坚的第一枪。

  据悉,堰头小微企业园规划区域涉及堰头村、炉头村、下堰头村和荆山夏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涉及拆迁的48家用地企业厂房性质分属国有出让、集体土地和违建厂房三大类。

  对于堰头村、炉头村的老旧厂房,建成时间可追溯到二三十年前,由于年代久远,多数成了“低散乱危”的典型。这些厂房不仅存在污水直排的“脏乱差”问题,还存在消防通道被占,设施配备不到位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拆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记者采访当日,胡文建专门到拆违现场,为开发区小微企业园首次集中拆违大行动做现场部署安排,确保集中拆违行动顺利高效,为小微企业园建设腾出发展空间。

  “今天,除了粮站区块的7500平方米要拆除,另外两处违建厂房也要同步拆除,总计拆除面积约15000平方米。”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革永说。为了顺利推进小微企业园的拆违工作,作为开发区堰头小微企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胡革永已经不知道来来回回跑了多少次。

  连日来,除了胡革永,开发区其他各班子成员兵分多路,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努力做通业主思想工作,督促限期搬离腾空。

  在炉头村另一处违建厂房现场,记者看到,业主杜先生正指挥小工清运物资、机器等装备。眼看着自家厂房将被“夷为平地”,杜先生表示的确很心疼,毕竟一年一二十万元的租金收入就要“打水漂”了。杜先生坦言,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刚上门做工作时还有抵触情绪。不过,当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宣传小微企业园的政策后,他也意识到,现有的厂房确实跟不上工业4.0时代的要求,老旧厂房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更何况在“治危拆违”的大背景下,违建厂房早晚都要拆除。

  就这样,杜先生思想上来了一个大转变,愿意“忍痛割爱”主动先拆了。虽然厂房被拆有很多不舍,但同样身为企业主的他,更多的还是对小微企业园未来发展的期待。

  “曾有一位企业主告诉我们,公司这些年的经营发展很不错,外贸业务遍及欧美、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可是每当有欧美客户要到公司调研时,他却由于厂房硬件‘低散乱危’的‘先天不足’,羞于带客户到企业参观。他很清楚,企业再不寻找突破和转型升级,势必也造成动力不足,影响长远发展。”胡革永说,他们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厂房业主或企业主也都看好小微企业园建设,认为这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档次提升的难得机会。

  乘势而上

  为乡村振兴引来经济活水

  事实上,小微企业园建设不仅可以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对周边农村来说,更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活水。“其实可以这样说,炉头村纳入小微企业园的建设是村里主动‘讨’来的。”该村联村干部应立用说。

  炉头村位于东永一线边上,是我市城区的东大门,是人流、物流、车流的必经地和集中地。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该村虽地处工业经济发达的“金腰带”上,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多,村庄建设发展与辖区其他村相比依旧落后。“你看,村里的这条道路狭窄,路况不好,跟现有的村庄发展及车流量需求都格格不入了。”炉头村支书杜维力指着粮站边上的长虹路说。

  开发区启动小微企业园建设以来,炉头村两委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多次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主动向开发区申请纳入小微企业园建设范围之中。

  “实践证明,村里的‘主动请缨’是对的。以小微企业园建设为抓手,不仅一举破解了多个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按相应政策返还的10%留用地,村里可用于完善小微企业园的生活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这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整个村庄价值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应立用说。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等小微企业园建成企业入驻后,将吸引大量外来创业工作者到村里租住生活,这也意味着村民能从房屋出租市场上再分得“一杯羹”,增加收入来源,还能带动村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外,堰头小微企业园的建设项目中还包括东三环、九州路、锡山路等道路的工程规划。这样一来,也将使炉头村的道路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合理,整个村庄环境的颜值也有一个质的提升。

  杜维力表示,虽然前景可期,但工作开展之初面临的难题也不少。据初步统计,炉头村涉及的建设面积近10万平方米,除了需要拆除的用地企业厂房,还包括20多户村民的农地。为了做通厂房业主、相关农地村民的思想工作,村两委不厌其烦地上门,配合开发区拆迁工作小组做思想工作。

  该村村委会主任杜林风和弟弟涉及小微企业园被征的农地有四五亩。他主动带头,首先拿自家农地“开刀”,积极做通弟弟及家人工作,为村里的农地征用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在杜林风的带领下,该村的农地征用工作也得到了较好地推进。

  “对于小微企业园的建设,村里上下都很期待,期待早日建成,助力炉头村实现‘村里致富、村民增收’的美丽蝶变。”杜林风说。

  持续发力

  铁腕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记者了解到,为有序推动小微企业建设,开发区加班加点、召开大大小小的工作碰头会不计其数,并专门成立了胡文建为组长的堰头小微企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五个工作组。从小微企业园的确权评估、政策制订、规划编制到征地、拆迁工作,开发区都做了明确的分工,以治理“低小散”、整治“脏乱差”、消除安全隐患、助力“五水共治”为抓手,持续发力,铁腕打出“拆治归”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

  从今年4月开始,开发区的六个拆迁工作小分队分别网格到户,一一上门做业主和企业主的思想工作,充分运用了政策宣讲引导、日常监督巡查、组织纪律处分等有效手段,不断宣传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党工委对小微企业园建设的中心思想和决心态度。

  然而都说拆违工作天下第一难。这也成为了开发区小微企业园建设中的第一道难关。

  在胡革永看来,眼下的拆迁工作就好比推进开发区小微园建设的“阵痛期”,必须迎难而上、一鼓作气,要有不打赢整场拆违攻坚战不松劲的坚定信念。

  为啃下拆迁“硬骨头”,开发区倒排时间,向体量大、影响广、难度高的违建区块“开刀”,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拆违攻坚,拆出轰轰烈烈的声势,营造克难攻坚强推进的氛围,力争6月底完成拆迁,推动拆迁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在开发区组建的“小微园工作组”微信群中,各个拆迁工作小分队每天实时汇报相关网格户的搬离腾空情况,并及时交流和反馈在督促工作遇到的难题、问题,群策群力。与此同时,开发区堰头小微企业园的政策制订、规划编制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小微企业园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工厂集聚’,而是要打造传统产业升级、企业创业创新的‘沃土’”。胡文建表示,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园建设也要转型升级。开发区着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升小微企业园整体档次和品位,提高准入门槛,积极引进极具发展潜力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同时也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带动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拓展新空间,营造新环境,释放新动能。

  □记者 徐敏

  开发区堰头小微企业园拆违现场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6 2018-05-24 永康日报2018-05-2400005;永康日报2018-05-2400006;永康日报2018-05-2400007;永康日报2018-05-2400008;永康日报2018-05-2400010;永康日报2018-05-2400009;永康日报2018-05-2400011;永康日报2018-05-2400012 2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